拚音:gōng
繁體:公
公氏來源
1.出自姬姓。周公旦之子伯禽建立魯國,其後代有魯昭公,他把王位傳給弟弟姬宋,是為魯定公。定公把魯昭公的兩個兒子衍和為,都封公爵,世稱公衍、公為。公衍、公為的後代子孫便以祖上爵位為姓,遂成公姓。
2.由複姓省文、簡字轉變而成。這些變為“公”姓的複姓很多,如出自姬姓的帶有“公”字的複姓,後來都改為公姓單姓的就有52個。大都溶於公姓,原來帶有公字的複姓,已基本不複存在。
公氏遷徙分布
公姓望族居括蒼郡(今浙江省麗水市)。
公氏曆史名人
公鼐:明文學家。字孝與,號周庭。蒙陰(今屬山東省)人。萬曆進士,天啟初官禮部右侍郎。魏忠賢亂政,引疾歸。論詩主張一代有一代之聲情,反對複古模擬。其紀行詩與晚年山居諸詩善於寫景,多流露了抑鬱之感。所著有《問次齋集》。他與公逸仁、公躋奎、公一場、公家臣,史稱“五世進士”。
公勉人:號西埠。明朝時蒙陰人。弘治進士,任大仆卿,因與劉謹不和而未能得到重用,劉謹死後,才得到重用,升為大同巡撫。他選將練兵,提高將士素質,忠於職守,戒備森嚴,在邊關工作10年,不出意外事故。並著有《山東集》。
公家臣:號東塘,明朝時蒙陰人。隆慶年間舉進士,授編修,以論奪情事忤張居正意,被謫澤州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