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0章 長孫(1 / 1)

拚音:Zhǎng sūn

繁體:長孫

長孫氏來源

長孫複姓本為拓跋氏,為後魏獻文帝第三兄拓跋嵩之後。北魏道武帝拓跋圭的曾祖父拓跋鬱律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沙英雄為南部大人,號拓跋氏;小兒子什翼健就是拓跋圭的祖父,拓跋圭建立北魏稱帝後,因沙英雄是曾祖父的兒子,就賜他的兒子為長孫氏。長孫嵩後來位至太尉,封為北平王;他的侄子長孫道生屢建戰功,位至宰相,封為上黨王。拓跋嵩因有功於魏,世襲為王族大人。孝文帝時,以拓跋姓為魏朝皇族宗室之長門,故改姓為長孫氏。

長孫氏遷徙分布

古時,長孫氏望出濟陽郡(今河南省蘭考縣一帶)。

長孫氏曆史名人

長孫晟:字季晟,長孫無忌之父,隋朝洛陽人。自幼習武,年18歲為司衛上士,高祖一見嗟異。開皇中突厥南侵,晟口陳形勢,手畫山川,定其虛實,皆如指掌。遂拜為車騎將軍兼受降使者,敵稱他的馬聲與弓聲為“霹靂閃電”,聞風喪膽。終為右驍將軍。卒諡獻。

長孫操:唐王朝建國的當年(公元618年),高祖李淵詔令東道大行台長孫操為陝州刺史。長孫操上任伊始,便帶人實地察看利人渠,決定在此渠的基礎上擴大規模,增加水量。與蘇威的無壩引水工程不同,長孫操在交口東麵的橐水上築起石壩,並加寬加高水渠,使渠水比原來的利人渠擴大了許多倍。於是,人們便將此渠稱作“廣濟渠”。

長孫皇後: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後。她曾協助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奪取政權。李世民即位後,她常勸其提倡節儉,重視法製,信用賢臣,深得唐太宗的敬重。她還從封建倫理觀出發,編寫了《女則》10卷。

長孫無忌:字輔機,晟子。唐朝洛陽人,唐太宗皇後之兄。博涉文史,有謀略。從太宗李世民定天下,功居第一遷吏部尚書,封為齊國公,又徙趙國公、太子太師,後為高宗時輔政大臣,進授太尉,兼修國史。後因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後,被放逐黔州,自縊身亡。撰有《唐律疏議》。

長孫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