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Mù róng
繁體:慕容
慕容氏來源
1.出自漢代,以寺廟名稱命姓,稱慕容氏。
2.慕容氏是鮮卑族主要部落之一。三國時,鮮卑族首領莫護跋率領族人遷居遼西,曾隨同司馬懿征討割據遼東的公孫淵,立下戰功,被封為率義王。莫護跋在荊城以北(今河北省昌黎縣境內)建立國家。據說當時北方的漢人流行戴步搖冠(一種帶有懸垂裝飾物的帽子),莫護跋見了也很喜歡,也做了一頂,整天戴在頭上。鮮卑人見了他這種打扮,都稱他為“步搖”,因當地語言“步搖”同“慕容”讀音相近,所以傳到後來就成了“慕容”。莫護跋的後人便幹脆以此作為部落的名稱。
慕容氏遷徙分布
曆史上的鮮卑族在今內蒙自治區西拉木倫河與洮兒河之間,慕容氏的發源地和老家便在這裏。慕容氏郡望在敦煌郡(今甘肅省河西走廊以西一帶地區)、雁門郡(今山西省代縣一帶地區)。
慕容氏曆史名人
慕容皝:字元真,小字萬年,昌黎棘城(今遼寧省義縣西北)人,是鮮卑族領袖慕容廆的第三子。十六國時期前燕王,軍事統帥。337年十月,慕容皝稱燕王,前燕帝國建立。慕容皝漢化較深,崇尚儒學、喜好文籍,設東庠(學校),以大臣子弟為官學生。
慕容垂:又名慕容霸,前燕王慕容皝的第五子。十六國後燕創建者。384-396年在位。字道明(326-396),鮮卑族,昌黎棘城(遼寧義縣)人。原為前秦大將,苻堅慘敗於淝水之戰後,慕容垂即圖恢複燕國,於384年稱燕王,兩年後稱帝,定都於中山。
慕容延釗:五代、宋初名將。字化龍,太原人。後漢初從軍。後周世宗柴榮即位後,為殿前散指揮使都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