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南國無戰事(1 / 2)

秦國新增二十二位天將軍的事情像長了翅膀,迅速的飛遍了整片大陸,給這個本來就蕭瑟的秋天又增添一份寒意,冬天要來了。

源江之南就是南國了,南國的秋天不似北方那麼寒冷,源江邊的易水城這些年在開墾了不少的荒地。今年收成還不錯,這些稻子泛著金黃,搖曳著,飄舞著,向收獲的人們揮舞著手臂,扭動著腰。

在這個豐收的季節,易水城處處洋溢著喜悅,忙碌的喜悅。

冬天馬上來了,這時候的源江也正是鯽魚豐收的時候。漁農們的漁船在平靜的水麵上翩翩起舞,今年收成的確很好。

源江的南岸一位老者身穿粗布青衣,頭戴笠帽。不遠處放著蓑衣,看顏色,有些老舊了。

那些同玩的釣友這時候都忙碌著豐收,起碼十天後這岸邊才會熱鬧起來,此刻垂釣的人也就隻有這一位。形單影隻的,在這千裏茫茫的源江,有點孤孤零零的。

源江太長了,老者的確有些孤單,今天的成果也不怎麼好,魚簍中三兩尾小魚兒散漫的遊著。

太陽快升到了最高的地方,水熱起來了,魚兒遊走了,也該回家嘍。老者抬起頭,笠帽下白色的胡須很整齊,臉上的皺紋遮擋不了年輕時候的堅毅,是一張正直的麵龐。

老者起身背起魚簍,太陽正高,背影隻是一點點的小黑點,隨著腳步向前走去。

老者走到一處營寨,守門的衛兵竟然絲毫沒有阻攔,老者就這麼直勾勾的走了進去。

這處營寨很大,長十幾公裏,寬也有幾公裏。正是十萬南國水軍的駐地,不遠處還能看到源江上,幾艘十幾米高的樓船上南國旗幟低垂著。

不知為何,營寨中的士兵並不多,也許是還沒到吃飯的時候。

老者背著魚簍不緊不慢的走到最深處的那幾座營寨,也走了些時候,太陽升的更高了,正午越來越近了。

“參見都督。”巡營的一隊兵士終於看到了這位老者,停下腳步行軍禮。

終於打破了這一副寧靜的畫麵,“不必見禮,繼續巡營”。

老者稍稍停了停腳步,看著這些年輕的麵龐,跟自己的孫子一樣,白白淨淨的,都是大胖小子。看見這些年輕人,老者很是很開心,行走的腳步也快了起來。

.......

“爺爺,您又去江邊釣魚了?”一位少年說道,黑衣黑袍透露著絲絲威嚴。

“就去了一小會兒。”老者笑道。

“江邊潮氣大,對身體不好,想吃什麼可以讓火頭軍去做。”少年言語中帶著慍惱。

老者心想孩子還是長大了,不好糊弄了,釣的這幾尾魚兒還不是都進了你這小兔崽子的肚皮。

老者還是笑道“不礙事的,宗師的體質硬朗些,吹點小風不礙事的。”

垂釣的青衣老者竟是位南國宗師,南國宗師共有四位宗師將軍,分別掌管禁軍,水軍,降山軍,新軍,這位宗師將軍出現在水軍營寨,自然便是一刀一劍的落英繽紛劍,宗師許嵩。

少年也深諳自己這個爺爺的固執,隻能私下再想辦法了,也不再多說。

“京都傳報,秦國在鴻之塞增添了四麵天將軍戰旗,周國與秦國恐怕真的要打仗了。”少年說道。

“天將軍?”老者低聲沉語道,“秦國要是這的有這麼多的天將軍,恐怕周國早就亡了。”

“爺爺不看好秦國?”少年反問道。

自己的這位爺爺似乎真的年紀大了,對打仗的事情總是心不在焉,不然南國水軍這麼強橫,是南國最強的戰力,對麵的周國邊軍軍紀散漫,鎮江王爺對打仗的事情一竅不通。二十年間水軍坐失無數戰機,眼看著邊軍一步步壯大,近年更是成立了克製宗師作戰的重騎軍。

“打仗的事情總是不好的,這些年我們水軍這不也把易水城建成了我們南國數得上的大城市?”許嵩還是笑道,想到易水城這二十年的發展,許嵩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