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2章 滾燙戈壁(2 / 2)

植物有向水生長、向光生長的特性,初中生物課我們就學習過。隻要有植被的地方,尤其是葉子寬大的不耐旱植物,就能找到地下水。如果是成片成片的綠色植被出現,說明周圍肯定有地表水源,比如小溪、積水潭或者水溝。

遺憾的是,我們花費了半個多小時,都沒能找到一株大型灌木。那些耐旱性極強的沙漠植物,倒是有許多,但是它們生命力頑強的幾乎可以從空氣中汲取水分。

我真後悔早上的決定,當時我們的衣服裏沾滿了露水,擰一下就能讓我們喝飽。可是為了能盡快讓女人們穿上幹衣服遮羞,我讓她們把衣服擰幹,鋪在船艙裏坐著,以免劃傷女人屁股上細嫩的皮膚。

現在慘了,我們滴水未沾,卻又困守戈壁灘。

說什麼都已經遲了,我們的身體幾乎完全暴露在正午的陽光裏,皮膚被曬得跟紅燒肉一般紅。對於楊采薇來說,她可能更希望看到這樣的結果,因為她的屁股被海浪拍的紅腫一大片,現在看上去就均勻多了。

中暑和脫水,是沙漠裏的最大殺手。

人類無法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

環境溫度高於28度,人類就會有不適感,時間越久就越容易導致煩躁、中暑、精神紊亂等亞健康病症。當溫度達到30℃以上時,人體皮膚就會啟動一部分汗腺以排出體熱。35℃時身體汗腺會全部舒展開來,並高強度工作。氣溫高於34℃,並伴有頻繁的熱浪衝擊下,還可引發一係列疾病,特別是使心髒、腦血管和呼吸係統疾病的發病率上升,死亡率明顯增加。37℃以上的高溫對人體的蛋白質有一定的破壞。若人體溫度達到40℃,生命中樞大腦就會直接受到威脅。如果再高,升到42℃,隻需兩個小時,腦細胞就會死亡。

體溫和環境溫度不是一個概念,但熱力學第一定律告訴我們,能量是守恒的。

長時間身體暴露在高溫環境中,人體體熱無法及時排除(比如水分蒸發枯竭,流不出汗的時候),體溫就愈發接近於環境溫度。

我們距離那個溫度已經不遠了!

四個女人都踉踉蹌蹌摔倒過幾次,這是中暑的征兆。

這時,我們終於來到一座大峽穀麵前。

峽穀形成的原因有許多,可能是地震,也可能是地殼運動,但橫在我們麵前的這座峽穀,明顯是一個幹涸的河床,從兩邊岩壁上的貝殼、魚類、螃蟹、河蝦等屍體殘骸,可以看出這一點。

峽穀的底部可以找到陰涼潮濕的地皮,就有可能挖出地下水,運氣好的話,甚至還能找到積水潭。

“快看,下麵有好多青草。”楊采薇憋不住喊了一聲,緊接著便摔倒在地。

我急忙抱住她,要不然她會跌入穀底,摔成一團模糊的血肉。女孩的嘴唇幹涸的厲害,我隨手撿起一塊硬幣大小的石頭片,用牙齒咬住,這樣可以刺激分泌唾液,然後用自己的津液,濕潤女孩幹燥的喉嚨。

她終於醒了過來。

我告訴她們:“大家現在都嚴重脫水,就算是說話也不要大聲,懂了嗎?”

女人們紛紛點頭。楊采薇剛剛不但大聲說話,而且是拚命的喊出來,這會讓她大腦短暫性缺氧,從而造成暈厥。

穀底有成片成片的植物,看來我的猜測是正確的,這裏曾經是一片河床,隻要下到穀底,我們肯定可以找到水源。可惜的是,這座峽穀有二十多米深,周圍根本找不到可以下去的豁口,更不敢輕易攀爬岩石。

戈壁灘裏的懸崖峭壁,比玻璃心的女人還要脆弱不堪,別看那些石頭又大又多,其實早就被太陽曬得龜裂,而且風化嚴重,就像小時候吃過的花生糖一般酥軟,用牙齒都能咬得動。

一旦雙手把住的是這種風化龜裂了的岩石,我們就會跌入峽穀摔死。

我決定采取冒險行為,往峽穀裏跳。

當然不是從頂部直接掉到穀底,二十多米的高空,任何人掉下去都會摔死,即便不死也會半殘。

我所說的跳下去,是指前方不遠處的台階。

那些巨大的台階,就像迪拜帆船酒店的階梯式陽台,從頂部到底部共有五個,每個大約隻有十平方麵積,間隔高度四到五米之間。如果我跳下去,再伸手接住跳下來的女人,最後,我們一步步就會到達穀底。

隻是這麼高,我能接住女人掉入懷中的香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