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浮現出的問題是,如何才能避免讓人感到如此憂鬱的局麵出現呢?而要想給出回答是很難的。難道對諸如失望者、收入微薄者、孤獨而又青春已逝的女人、猜疑心重之人、命運多舛以及身處逆境之人來說,這個世界就真的是一個如此沉悶無聊的地方?走向沉悶單調的途徑是很詭詐的。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健康不佳、缺乏鍛煉與沒有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最糟糕的,就是沒有了希望。當人陷入這般境地,就很難將他拉出來。要說有治愈的妙方,那就必須要在出現苗頭之時就要開始了。首先,這種痛苦始於一種低等的欲望,希求物質的成功與個人的舒適。其次,這種痛苦源於憑著衝動而生活,而非靠自律來維係,隻是一味地隨心所欲,而不是以自身所知的規範去做。若是某人找到醫治中年人憤懣不滿的妙方,這必將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發現!有些人從宗教中找到依托。倘若以宗教一詞最為廣泛與高尚的語義來闡述的話,那也隻有從宗教之中找到妙方。若是善男信女篤信所有凡人的生命與靈魂在上帝眼中都是親切的;若是能看到隻有在誠心皈依本身這一美妙的事實中,方能找到真正的力量;那麼在融合了破碎的希望與殘存的宏圖的人生裏,平和的心境會慢慢潛入。我們所唯一能做的,就是要認識到,我們存在於世上,就是要認知與欣賞某些事情。平和隻能存在於這種心境——而不在所累積的財富或是贏得的名聲。否則,一旦遭遇讓人絕望的悲傷,就會發覺根本沒有讓自己轉移悲傷或是支撐自身的一丁點力量。而在誠心的皈依裏,則有不足為外人道的喜樂。心靈展開疲憊的雙翅,等待著過往迷失的真理重現。自那之後,生命中每一個至為細小的時刻與瑣事都開始慢慢變得重要。當心靈中所有的抱怨都沉寂無聲之後,這一信息迅速閃過心中。不論我們身處哪個位置,工作多麼卑微,都不重要。因為我們開始領略到的是上帝的禮物,而不是人們的讚美。這條小小的溪流,流經岩石嶙峋之處與狹隘的航道,悄悄流入了湖的中央深處,潺潺的水聲與翻湧的泡沫再也不聽不見,見不著了。終於,它找尋到了真正的自我。

內在的人生

今日,春天倏忽一躍,步進了鄉村深處,向我們走來。這裏經過了一個漫長與沉寂的冬季,天氣陰鬱。雨紛紛而下,大地如海綿般盡力吮吸。漫步田野上,碎步小道裏,涓涓細流與破浪堤的身影,這是之前從未見過的。花朵肆然展耀,而灌木叢與樹籬仍蕭索一派,不見一片青葉。昨日在一片樺樹林叢中偶見幾處紫色的樹丫,隱隱待發;背後就是一片曠野的森林,透出一股複蘇的活力,生命的力量在回歸。昨日,從西南方向吹來的風呼嘯撲哧,此時也已不見蹤影了。今天,陽光燦爛,萬物似因生命而歡欣。但對我這樣與北極熊喜歡相同氣候的人而言,並不覺得怎樣雀躍。春天的慵懶是某種疑惑的樂趣。在吉布爾所著的《基督年鑒》一書中,這位內斂作家唯一難消的抱怨就是春天。他寫道:——

我喟然長歎,真希望春天這倦態能馬上死去。

我並不認同他的這一思想。若是人們手頭上沒有緊要活,春天自有其美妙的味道。但我深深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我甚至埋怨那些不需要工作的日子。但若是人們出外踏青,就會深諳荷馬所說的“人的雙膝與心靈都會自然鬆散”這句話的內涵所在了。人的思想鏈條會鬆懈下來,不再那麼果敢,意識漸趨模糊,不再勞神專注於某點。我不喜歡3攝氏度時那種懨懨欲睡的慵懶——濟慈曾將這稱之為春之“奢華”。當所做的隻是需要心靈強烈的專注或是發揮自身的優勢,我喜歡偶爾地“冷凍”一下自己的思緒。當然,這隻是我個人私下的感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