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阿利基埃裏Dante Alghieri(意大利1265年-1321年)

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誌的。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他的《神曲》是一部不朽的經典。

——恩格斯

13世紀末,意大利文藝複興的前夜,佛羅倫薩誕生了一位偉大的詩人,這位由中世紀過渡到現代資本主義時期的文學大師、意大利文藝複興的先驅,就是但丁。他以一部《神曲》聞名於世,世界文學史家將他與荷馬、莎士比亞和歌德並稱為世界四大文豪。

《神曲》是一座偉大的豐碑,它是中世紀貴族文化的終結,又是未來資產階級新文化的序曲。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在藝術方麵,《神曲》都達到了當時文學的最高水平,並為文藝複興時代文學的發展開辟了道路,被後人譽為“中世紀的史詩”,並對當時的文壇和後來的世界文學藝術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是意大利民族文學的驕傲,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珍品。自文藝複興之後,後世許多詩人、畫家、音樂家從《神曲》中汲取創作的養料,很多人在《神曲》藝術形象魅力的鼓舞下,創作出傑出作品。如巴爾紮克的《人間喜劇》就是仿效《神曲》的形式,而歌德的《浮士德》則更有異曲同工之妙。但丁的《神曲》還直接促成意大利民族語言的形成,使他成為意大利文學史上第一位民族詩人。總之,《神曲》在歐洲文學史上承上啟下,繼往開來,不愧為曠世奇作。

《神曲》是世界文學巨匠但丁耗費了15年的時間完成的長篇詩作,也是他最具價值的作品,是世界文學寶庫中最偉大的不朽之作之一,被譽為“中世紀的史詩”。《神曲》原名為《喜劇》,後來薄伽丘在《但丁讚》中稱其是“神聖的”,1955年威尼斯版第一次以《神聖的喜劇》為標題,後被普遍采用,中文譯本通稱為《神曲》。

《神曲》是一部比較特殊的史詩,整首詩敘述的都是詩人自己想象中的經曆。全詩采用的是中古時期流行的夢幻文學形式,但丁就是個偉大的夢遊者,他的夢境曆時7天,中間經曆了地獄、煉獄和天國三個境界。

但丁的夢開始於他35歲(詩中稱為“人生旅程的中途”)的時候,也就是1300年複活節前的那個星期五淩晨,他在一座黑暗的森林裏迷了路。這時三隻張牙舞爪的野獸(母豹、雄獅、母狼,分別象征了淫欲、強暴、貪婪)攔住了唯一的出口。正在詩人驚慌失措之時,古羅馬時代的偉大詩人維吉爾出現了。他受但丁青年時期所愛戀的對象貝雅特麗齊的囑托前來搭救但丁,並作為他的向導帶他遊曆了地獄和煉獄。

在詩人的描繪中,地獄是漏鬥形,分為九層,其中第一層為“候判所”,這是一個光明的區域,聚集了古代許多因為誕生在耶穌之前未接受洗禮而被視為異教徒的詩人和哲學家,比如詩人荷馬、哲學家柏拉圖、亞裏士多德、蘇格拉底等等。從第二層到第八層分別關押著好色之徒的鬼魂、貪食者的鬼魂、貪財者和揮霍者的鬼魂、易怒者的鬼魂、邪教徒、暴力者的鬼魂和生前犯有欺詐罪的鬼魂,他們根據所犯的不同罪行受到不同的懲罰。地獄的第九層是最底層,也是罪大惡極的鬼魂在受刑的一層。三個鬼魂是出賣耶穌的猶大、謀殺古羅馬皇帝愷撒的叛徒卡西奧和布魯托,由此可見但丁認為背叛是最重的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