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生物體都要經常麵對如何平衡生存環境的問題,比如,在熱帶沙漠地帶生活的居民能夠享受到很好的陽光,但同時就必須忍受脫水帶來的折磨。一種被稱做格陵蘭金黃杆菌的微生物在距格陵蘭島冰層下麵3.2公裏的地方被發現。那裏環境極其惡劣:溫度常年在零下9℃以下,另外,那裏終年高壓缺氧,食物匱乏。
科學家們認為,一種由液態水形式構成的微型薄膜自然地依附於細菌周圍,氧氣、氫氣、甲烷和其他氣體都可從周圍的氣泡散播到薄膜之中,為細菌提供足夠的食物來源維持生命。事實上,在這種環境下任何細菌都可以存活於固體冰雪中,抵抗零下低溫和高氣壓。在這種惡劣生存環境下,細菌不能夠生長和繁殖,但它們仍能夠修複任何分子損傷,維持生命存活12萬年之久。
這種新物種的個頭極小,隻有大腸杆菌的1/10到1%那麼大,而這正是它能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的原因。科學家們解釋說,由於這種生物的個頭小,它們的體表與外界的接觸率就大,從而能夠更有效地從外界吸收營養物質。個頭小也幫助它們也更容易地躲避掠侵者的毒手,從而在這種天寒地凍的夾縫環境中生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