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石頭也被壓(擠)彎了——背斜、向斜(1 / 1)

為什麼地球上既有雄偉巍峨的山脈,又有一望無際的平原?……是什麼力量促使地表形態在不斷地變化著?

到野外去觀察岩層,既可看到它們是平展地一層疊一層地產出,也可看出它們已發生了彎曲。岩石這麼硬,是什麼力量把它弄彎了呢?

大家知道,一塊堅硬的鋼板,隻要施加足夠大的外力,也會彎曲甚至斷裂。所以,即使由堅硬岩層組成的地殼,在一定條件下,也會發生扭曲褶皺。堅硬的岩層具有彈性,當它受到地殼運動的強烈擠壓、拉張和扭曲時,會把內力慢慢地在岩層裏聚集起來,就像我們拉張彈弓一樣。年長日久,這個力越聚越大,最後終於超過了岩層本身的強度,使得岩層承受不了而發生彎曲甚至斷裂。

地質學上,把這種岩層由於受到水平方向力的擠壓而發生波狀彎曲,但未失去連續性和完整性的現象稱為褶皺。褶皺有多種形式,最基本的是向斜和背斜兩種。向斜褶皺是指岩層“大波紋”中向下彎曲的部分。向斜中間部分的岩層時代較新,兩側愈變愈老。背斜褶皺是指岩層“大波紋”中向上隆起的部分。背斜中間部分的岩層時代較老,兩側愈變愈新。在一般情況下,背斜形成山峰,向斜形成穀地。但有時往往相反。因為褶皺形成後,如果地殼再次經曆強烈的動蕩,那麼這些褶皺會再次受到擠壓甚至倒置,或者向斜被抬升、背斜被降低,因此出現了十分複雜的地質情況。

知識鏈接:

隧道建在背斜處還是向斜處?

如果在一褶皺山處打個隧道,能不能不管任何條件為縮短距離而隨意打?從受力上來看,背斜的岩層像石拱橋,上拱的岩層符合力學原理,有良好的支撐作用,不易塌陷,可以保證工程的安全穩定。在背斜處,地下水會沿著背斜岩層向兩側流動,流到向斜處,那麼如果在向斜處修隧道,隧道就成“水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