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明故宮的午門,有一塊很是引人注目的石頭,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血跡石”。在青灰色的石麵上,夾雜著一團團紅褐色的斑紋,乍一看,就像是鮮血滲透到石頭中去了。傳說血跡石在下雨天裏還會滲出一攤攤血水。民間相傳,血跡石裏的血跡就是明朝巨儒方孝孺當年頭撞階而死時所留下的,下雨天時的血水就是方孝孺對明成祖朱棣的沾滿血淚的控訴。真的是這麼回事嗎?民間傳說很多時候都會把曆史故事與一些神奇的現象聯係起來,是真是假我們暫不追究,那你知道“血跡石”為什麼會流血嗎?

實際上,“血跡石”在中國還不止一塊,它們各有各的神奇之處。

福建省石獅市祥芝鎮祥運村村後的小山上有一塊神奇的石頭,每當下雨的時候,這塊石頭就會滲出紅色的液體,血紅血紅的,像極了鮮血,當地人都把它稱作“吐紅石”。更神奇的是,當石頭“吐紅”時,那就意味著台風即將來臨,村民們隻要一看到石頭“吐紅”,就知道天氣要變化了,漁民就趕緊收拾東西上岸,再也不敢出海。這個不知道什麼時候注意到的神奇發現,讓漁民們有了可靠的台風預報係統,成了當地人生命的保護神。以前有一個年輕人,初生牛犢不怕虎,偏偏在石頭“吐紅”之後還要出海,結果就一去不複返了。鮮血的代價證明了這塊石頭的神奇之處,可是讓人不解的是,這塊石頭為什麼會“吐紅”,而且偏偏是在台風來臨之前呢?

蘇州虎丘也有一塊滲血的石頭,叫“千人石”,每到滂沱大雨之後,都從岩石中滲出“血水”。傳說千人石下即是吳王闔閭的墳墓。吳王生怕修建自己墳墓的工匠們泄露內情,引得貪心的盜墓賊讓自己死後也不得安寧,就把所有的工匠都捆了起來,一個個地在千人石上殺掉,因此人們說,那是工匠的血浸透進了千人石的緣故,一下雨,就滲出來了。淡淡的“血水”,使人們同情那些能工巧匠的悲慘命運,痛恨吳王的殘暴行徑。且不說傳說的真實與否,千人石曆經2000多年,為何至今還在“滲血”呢?

其實石頭會流血並不神秘,其中奧秘都是由於血跡石特殊的構造和石質所造成的。血跡石裏含有大量的鐵的物質,在經曆了千萬年的風化和氧化之後,形成了紅色的氧化鐵,每當下雨的時候,氧化鐵就會隨著雨水,順著石頭裂縫滲出表麵,成了人們所看到的“血液”。更具體地說,血跡石是屬於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積岩,是由沉積岩中常見的石灰岩構成的。這種血跡石是在海底形成的,當時海底死亡生物的骨骼中含有的鈣質與海水中的氧化鐵和氧化錳成分相作用,便出現了絳褐色的團塊和條紋,經過成岩作用,便形成了血跡石。此後由於地殼變動,海底的血跡石變成了山上的石塊。所謂血跡石,實際上是紫紅色流紋質熔結凝灰岩,“吐紅”、“滲血”都是因為石頭內部的氧化鐵被雨水淋溶出來,就好像石頭在流血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