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是人民創造的,這毋庸置疑。但我們不能忽略和忘記那些引領人民創造曆史,推動社會不斷向前、向好發展進步的人,他們就是古今中外、曆朝曆代湧現出來的政治家。如果沒有他們,社會的發展就找不到明確的方向,人類的進步就會遭遇更多曲折,人民就會遭受更多的磨難,曆史就會重寫。一切偉大的政治家,在思想上,通曉曆史的過去,把握時代的脈搏,明確發展的方向,又有自己奮鬥的目標;在意誌上,堅強不屈、不折不撓,具有不達到目標就誓不罷休的英雄氣概;在實踐上,不尚空談、求真務實,一步一個腳印地走自己認準的路。他們不僅是我們敬仰的偉人,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千古一帝”——秦始皇
【名人檔案】
姓名:贏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
家鄉:趙國都城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
主要成就:他於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多民族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他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曆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名人故事】
統一六國
公元前259年秦始皇出生在趙國首都邯鄲。那時,周朝已經開始衰落,各諸侯國紛紛崛起,分裂割據,各占一方。當時秦、韓、趙、魏、齊、燕、楚七國的勢力較強大,史稱“戰國七雄”。各諸侯國為了爭奪霸主地位經常發生激烈的戰爭,連年的戰爭使當時的社會動亂不堪,民不聊生。
秦始皇是秦莊襄王的兒子,取名嬴政。公元前247年,莊襄王去世後,13歲的嬴政繼承了王位,但是當時由於他年紀小,並沒有實權,國家政事都由相國呂不韋把持。呂不韋勾結黨羽,在朝中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勢力。嬴政一天天長大後,對這種狀況心知肚明,但他自知時機還未成熟,便不去幹涉呂不韋,而是發奮讀書,漸漸成熟起來。終於在他22歲那年,抓住時機,消滅了呂不韋和他的反對勢力,開始親理國家大事。
嬴政不僅能夠把握時機,還善於用人。他親政後,廣招天下人才,幾年後,便擁有了一批超群的文才武將。秦國漸漸強大起來,他采用了大臣李斯和尉僚的建議,製定了一個統一六國的戰略。他用“遠攻近交”的策略,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用了十年的時間,先後滅掉了韓、魏、楚、燕、趙、齊六國,統一了天下,結束了長達600年的諸侯割據局麵。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秦朝,並自封為始皇。
秦始皇兼並六國,統一天下後,他的政權並不穩固。因為六國貴族都不甘心當亡國奴,時刻都在做著準備,圖謀複辟。再加上當時北方的匈奴,東胡等少數民族經常南下騷擾,對剛剛建立起來的統一王朝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秦始皇是一位高瞻遠矚,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因此當他統一中原後,便立即大張旗鼓,馬不停蹄的“親巡天下,周覽遠方”。秦始皇出巡的目的,不是為了遊覽各地風景,而是為了視察邊疆的防務工作,並且加強對各國各地的專製統治。
此外,他還統一了度量衡、貨幣和文字,設立了郡縣,從而建立一整套封建主義中央集權製度。為了抵禦匈奴的進犯,他還組織修建了長城。從此中國曆史上的第一個統一的國家就這樣穩固下來。秦始皇也成為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
“龍爭神鬥”巧勸和
這是一個民間的傳說。
很久以前,山海關附近是一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住在那裏的人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
在山海關南邊的海裏住著一個龍王,山海關北邊的山上,住著一個山神。原本這龍王和山神是一對和睦的老鄰居。不料,有一天他們倆竟然為了爭奪地盤打了起來。龍王說:“北邊的山根下有貝殼,哪裏有貝殼哪裏就是我的地盤。”山神說:“海邊的老龍頭上有石包,哪裏有石包哪裏就是我的地盤。”他們互不相讓,後來,竟從口角到動手,打了起來。
他們倆這一打架不要緊,可害苦了生活在山海之間的老百姓了。龍王一發怒,就叫烏龜元帥帶領著蝦兵蟹將,漲大潮,發大水,“嘩一嘩一嘩”地一漲潮,就漲到北山根下。山神也不甘示弱,他叫山裏的妖怪帶領著狼蟲虎豹“呼一呼一呼”地刮大風,把海水刮得老高。一直刮到南海邊上。
他們這一掐,可苦了中間的老百姓。他們的房屋,都被大水衝垮了,地裏種的大豆、高粱也都被大風刮折了。這龍王和山神打的越來越凶,住在那裏的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慘。於是,大家隻能攜家帶口,無奈地離開家鄉,四處逃難去了。
後來,天上的玉皇大帝聽說龍王和山神經常打架,又漲大潮,又刮大風的,把老百姓都害苦了,非常生氣。於是,他就派太白金星到山海關去叫他們倆來淩霄寶殿問話。龍王和山神一起到了天庭。玉皇大帝問道:“你們倆原本是一對和睦的鄰居,為何如今卻大打出手呢?”龍王和山神你一言我一嘴地爭執著,各說各的理,在玉皇大帝麵前,爭吵不休。
玉皇大帝聽了他們倆的說法,也辨不清到底誰對誰錯,也懶著去親自調查,就稀裏糊塗地對他們說:“你們倆回去吧,回去吧,以後不要再打架了!”
可是,龍王和山神根本就沒把玉皇大帝的話放在心上,回到山海關後,仍舊經常打架,甚至鬧得比以前更凶了,以至於把山海關攪得整天都天昏地暗的。
有一天,秦始皇為了修建萬裏長城,來到了山海關考察地形。他看見山海關天昏地暗,又是刮風,又是漲潮的,周圍一戶百姓都沒有,就很奇怪,便把大將蒙恬叫了過來,問:“蒙將軍,你看這山海關以前是一片沃土,有很多百姓曾在此安居樂業,而如今為何成了這番模樣呢?”蒙恬回答說:“這都是南海的龍王和北山的山神打架鬧的。”秦始皇又問:“他們不好好相處,為何打架啊?”“為了爭奪地盤,龍王說他的地盤應該到北山根兒,山神說他的地盤應該到南海邊,二神互不相讓,就沒完沒了地打起來了!”秦始皇聽了十分生氣,便對蒙恬說:“你去把他們倆給我叫來,我勸勸他們倆。”
不一會兒,蒙恬就帶著龍王和山神來到了秦始皇麵前,秦始皇問他們倆:“你們倆為何打架呀?”他們倆還是像在玉皇大帝裏那樣各執一詞,爭吵了起來。
秦始皇見狀,就說:“你們倆不要在爭吵了,這天下萬事萬物,自古以來就是已經安排好了的事情,你龍王就應該住在海裏,你山神就應該呆在山上,中間這塊平地就該讓老百姓居住和種莊稼,各自安分守己,誰也不準搶奪誰的地盤。你們倆這一打架,不顧百姓的死活,你們二位覺得自己做得對嗎?”
龍王和山神聽後,頓時覺得無地自容,萬分羞愧。於是,他們倆就在秦始皇麵前握手言和,發誓從此和睦相處,再也不打架了!
果真,從此之後,山海關再也不發大水,刮大風了。原來逃到外地的老百姓也都紛紛搬回了家鄉。
【名人名言】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明)李贄《藏書·世紀列傳總目》
◎續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內。——(西漢)賈誼《新書·過秦論》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唐)李白《古風》:“
◎秦始皇是個厚今薄古的專家。——毛澤東
◎秦始皇是第一個把中國統一起來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統一了中國,而且統一了中國的文字、中國各種製度,如度量衡,有些製度後來一直沿用下來。——毛澤東
【課本鏈接】
《語文》(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1課《沁園春·雪》
亂世雄傑——曹操
【名人檔案】
姓名:曹孟德(公元155年~公元220年)
家鄉:沛國譙(今安徽亳州)
主要成就: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在政治軍事方麵,曹操消滅了眾多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域,並實行一係列政策恢複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文學方麵,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他的詩以慷慨悲壯見稱,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