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商品養護技術
倉蟲防治技術
一、倉蟲及其生物學特性
(一)形體特征
鞘翅目、鱗翅目倉蟲都具有昆蟲最基本的形體特征,即體軀明顯地分為頭、胸、腹三部分,腹部腹麵生有三對足。
蛛形綱蟎類倉蟲的頭胸部愈合,分為體前區和體後區兩部分,具四對足,一般肉眼不便觀察清楚。
識別倉蟲,一般以成蟲的形體特征為依據。
1.鞘翅目倉蟲成蟲體壁堅硬,體色較深,一般為赤褐色至黑色,體長依蟲種不同,由1~18mm不等。
(1)頭部是倉蟲感覺和取食中心。
在頭部前端,生有一對觸角,分節,由不同節數組成膝狀或梳齒狀、鋸齒狀、錘狀、絲狀、念珠狀、棍棒狀、鰓葉狀等形狀。觸角是區別不同蟲種的主要依據之一。
頭部頂端還生有一對複眼和口器。口器由一對上、下齶和一對上、下唇及舌組成咀嚼式口器。
(2)胸部是倉蟲的運動中心,由前胸、中胸和後胸組成。在前胸背上生有一塊硬化為骨塊的前胸背板,在中胸背麵生有一對革質翅,稱前翅,在後胸背麵生有一對膜質翅,稱後翅。前後翅合攏在背部中央形成一翅縫,形如刀鞘。在前胸、中胸、後胸的腹麵各生有一對足。
(3)腹部是倉蟲消化、排泄、呼吸和繁殖器官的中心。腹部一般分為5~6節。有些蟲種的鞘翅稍短,不能完全覆蓋腹部背麵,使腹部最末一節外露;有些蟲種腹部的背麵或腹麵外露的一節有帶色的毛,顯現出不同的花紋,成為識別特征之一。
2.鱗翅目倉蟲成蟲全體披滿鱗片,故稱鱗翅目。其形體構造基本與鞘翅相同,不同點是:①體壁柔軟;②觸角為絲狀;③口器為虹吸式;④三對足細長;⑤前後翅均為膜質,翅麵覆蓋鱗片,鱗片的顏色常形成點、帶或花紋等特征,是區別鱗翅目不同倉蟲的主要依據。
(二)生物學特性
鞘翅目、鱗翅目倉蟲,在長期生物進化過程中,形成了適應自然環境的生物學特性。
1.變態這兩個目倉蟲的生長發育,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發育階段,不同發育階段具有不同的形態,這種生活史稱為完全變態。由卵孵化為幼蟲至經過蛹羽化為成蟲,就完成了一個世代的演替,一般稱為一代。
完全變態的倉蟲,在幼蟲發育階段對中藥商品的為害最為嚴重,成蟲的為害較輕。鱗翅目倉蟲的成蟲,口器為虹吸式,沒有咀嚼中藥商品的能力。
2.適應性強倉蟲一般都能耐熱、耐寒、耐幹、耐饑,並且有一定的耐藥性(殺蟲劑)。
3.食性某些倉蟲具有單食性或寡食性,以一種或少數幾種藥材為食料,大多數倉蟲具有廣食性和雜食性。
4.繁殖倉蟲在適宜環境中,一年可繁殖數代,雌蟲產卵量多,孵化率高,如不注意防治,在短時間內即可造成暴發性蟲害。
5.趨性倉蟲在外界條件刺激下引起運動的反應,稱為趨性。凡趨向刺激物的反應,稱正趨性;背向刺激物的反應,稱負趨性。
(1)趨光性大多數蛾類倉蟲具有正趨光性,根據這一特性,可利用燈光誘殺蛾類害蟲。甲蟲類倉蟲為負趨光性,檢查生蟲商品時,應注意陰暗處藏匿的甲蟲類倉蟲。
(2)趨溫性儲存環境溫度低於倉蟲的適應範圍,如果有適宜溫度活動區域,倉蟲表現為正趨溫性;反之,亦為正趨溫性。在倉蟲適宜溫度範圍,如果升高或降低溫度使其不能適應,倉蟲表現為負趨溫性。利用倉蟲的這一特性,可采用高溫或低溫防治倉蟲。
(3)趨化性倉蟲對異性分泌的生物激素有正趨性,對化學殺蟲劑有負趨性。利用這一特性,可采用昆蟲異性激素誘殺或用化學藥劑殺滅倉蟲。
(三)倉蟲的生態條件
中藥倉蟲是一類需氧動物,在低氧環境中,倉蟲因對氧的需求增加而呼吸加快,攝取的食料分解不完全,不足以提供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處於被迫消耗體內能量的饑餓狀態。其死亡取決於低氧維持的時間。除氧劑封存和氣調養護都是利用低氧防治倉蟲的技術。
溫濕度對倉蟲影響見基本要求第三章第四節第二部分。
(四)常見的中藥倉蟲
常見和為害最廣泛的中藥倉蟲有10餘種,如藥材甲、玉米象、鋸穀盜、黑皮蠢、大穀盜、擬白腹皮蠢、日本蛛甲、咖啡豆象、印度穀螟等。
1.藥材甲鞘翅目,竊蠢科。成蟲體長2~3mm,扁長橢圓形,體色深褐。頭近三角形,觸角棍棒狀11節,基部8節念珠狀,末三節三角形。鞘翅有明顯的縱行刻點9行。
2.玉米象鞘翅目,鋸穀盜科。成蟲體長2.3~4.5mm,赤褐色。頭部向前伸長呈象鼻狀,觸角膝狀8節,第3節較長。前胸背板生有圓形刻點,明顯。每個鞘翅上有兩個橙黃色斑點。鞘翅稍短,使腹部末端外露。
3.鋸穀盜鞘翅目,皮蠢科。成蟲體長2~3mm,黑褐色至黑色。觸角棍棒狀11節,前胸背板中央有三條明顯的縱脊,兩側緣有六個鋸齒狀突起。鞘翅長,上有10條縱點紋,全身生有金黃色的細毛。
4.黑皮蠢鞘翅目,皮蠢科。成蟲體長2.8~5mm,黑褐色至黑色。觸角棍棒狀11節,末三節膨大。體上被褐色的細毛。
5.擬白腹皮蠢鞘翅目,皮蠢科。成蟲體長5~10mm,橢圓形,觸角錘狀11節。前胸背板及鞘翅基部前緣披有明顯的白色毛帶。腹部腹麵每節生有2個黑色紋,其餘部分均為白色毛,腹末一節由兩塊白色毛將腹末分割成3塊黑斑。
6.大穀盜鞘翅目,穀盜科。成蟲體長6.5~10mm,扁平長橢圓形,深褐色至黑色。頭三角形,觸角棍棒狀11節。前胸背板前緣兩角突出,密生小刻點。前胸與鞘翅銜接處呈頸狀。
7.煙草甲鞘翅目,竊蠢科。成蟲體長2.5~3mm,橢圓形。體赤褐色,密披白色細毛。頭隱於前胸下,從背麵不易看清頭部。觸角鋸齒狀11節。前胸背板近半圓形,鞘翅上無刻點。
8.印度穀螟鱗翅目,卷螟科。成蟲長6~9mm,翅展13~18mm,密披灰褐色或赤褐色鱗片。觸角絲狀多節,前翅長三角形,散生紫黑色小斑點,後翅灰白色有閃光。
二、易生蟲中藥商品的檢查
(一)檢查時間
確定檢查時間的依據,是溫度對倉蟲生命活動的影響程度。一般由冬至夏,日平均氣溫回升至15℃左右時,應結合春夏防檢查對易生蟲(及黴變等)商品進行一次普查。此時,因各種越冬倉蟲已複蘇,從越冬場所有選擇地尋找蛀蝕對象,一些潛藏在藥材垛體內部的倉蟲開始為害商品。氣溫回升,倉蟲生態條件好轉,即可進入生長繁殖旺盛階段。抓住倉蟲尚未恢複生機的大好時機,通過檢查可以摸清蟲情,及早準備和解決。
當日平均氣溫在20℃以上時,各種倉蟲都已生活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越冬倉蟲卵孵化,成蟲交配產卵,各變態階段交錯進行,特別是處在不同齡期的幼蟲,對商品造成嚴重為害。此時應每10日左右檢查一次,並實施極易生蟲商品的養護措施及每10日左右進行一次環境清掃工作。
當日平均氣溫在25℃~30℃時,正是倉蟲生長旺盛時期,此時養護工作進入夏防、夏忙階段,應5~7日檢查一次,易生蟲品種至少養護一次,並每周清消一次。
保管員要掌握好檢查時間,實施檢查時要認真地做好記錄。
(二)養護器具及藥劑的檢查、準備
為搞好本年度易生蟲藥材的保管養護工作,要在養護工作開始前檢查有關器具是否備好,做到閑時有備、忙時無患。
檢查包括對某些養護設備的檢修,如氣調養護作業用的真空泵、製氮機;某些用具要檢查測試,如防毒麵罩、濾毒罐,有的要事先訂做,如塑料罩帳;某些化學熏蒸劑購買比較困難,要按危險品購用計劃提前與指定的廠家聯係,使藥劑在養護工作開始之前發運到庫。
(三)倉間環境檢查
倉間環境檢查是為判斷堆垛內部的蟲情提供依據。首先檢視倉間環境和堆垛表麵。在倉間環境中,一般蛾類成蟲在明亮處善飛,在陰暗處善著落。如果蛾類倉蟲在空間集群飛舞,說明蟲情密集,應重點檢查堆垛。蛾類幼蟲常在垛體表麵吐絲,形成一層絲狀薄膜。春秋兩季注意堆垛中上部位及垛頂部位檢查,這是因庫內中上部溫度較高,倉蟲趨溫性表現的一種生理反應。
甲蟲類倉蟲多喜陰暗,常在堆垛下層或背光處藏匿,應注意檢查有無倉蟲活動,用力拍打垛體下層和背光處包件,看有無蛀粉落下,並查看堆垛縫隙間蛛網上有無倉蟲黏附,有的倉蟲為害時,將耳緊靠堆垛,可聽到倉蟲咀嚼商品的卡卡聲(如天牛幼蟲)。
(四)分類檢查
在倉間環境檢查的基礎上,保管員應結合曆年防治情況,對所保管的商品進行分類排隊,列出重點生蟲品種,有選擇地進行拆包開箱檢查。
1.根及根莖類藥材的檢查
應采取剖開折斷、打碎、搖晃等方法檢查。
剖開、折斷:應檢查根的主根、分叉、裂隙、擦傷破損處,這些部位是倉蟲藏匿或是最先蛀食之處。拆包後隨機抽取樣品或將藥材倒出,將兩端有粉狀白點的枝條在地上敲打,如被倉蟲蛀成孔道,皮道較薄,敲打時易折斷。如果身條有蛀洞及周圍有倉蟲排泄物黏附,為判斷倉蟲種類,應剖開檢查。在地上的藥材,應注意倉蟲有無激應性的逃竄活動和藥材粉屑中有無倉蟲藏匿。
打碎:有些根莖類藥材被蛀,其蛀洞不易察見,應在地上擊碎檢視。
搖晃:筐、簍席包等包裝有較大縫隙,搖晃時,如有蟲蛀,可有倉蟲或蛀屑落下,檢查時,被檢處的地麵應打掃幹淨,以利觀察。
2.果實、種子類藥材的檢查
檢查某些果實藥材應掰開檢查。例如:山楂、紅棗被倉蟲為害,表麵可見蛀洞,蛀洞周圍果皮緊縮發黑,掰開後可見幼蟲或排泄物。檢查高水分但有破口的瓜蔞,掰開後注意檢查種子周圍黏液處。幹燥、完整的瓜蔞不必掰開檢查,一經破損反易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