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是指哪幾座山?
“嶽”在春秋前原是掌管大山的官吏職稱,堯時分掌四方外事的部落首領就叫“嶽”。後來把主管四嶽的官吏與嶽官駐地的大山名稱統一起來了,便出現了代表四方大山的“四嶽”。據道教典範《洞天記》記載“黃帝畫野分州,乃封五嶽。”但是這五嶽是哪五座大山卻一直眾說紛紜。五嶽是指我國的五大名山,通常人們都認為五嶽就是指東嶽泰山(山東,海拔1532.7米)、南嶽衡山(湖南,海拔1300.2米)、西嶽華山(陝西,海拔2154.9米)、北嶽恒山(山西,海拔2016.1米)、中嶽嵩山(河南,海拔1491.7米)。但是這隻是傳統的說法,五嶽究竟是哪五座山峰,曆來爭議頗多。《尚書》中隻有東西南北四嶽之稱,而無中嶽之稱。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堯巡守四嶽之地,詢問四嶽之官時隻提到了東嶽泰山,其他三嶽卻沒有記載。但在《史記·封禪書》中又有關於其他三嶽的記載:“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五月巡狩至南嶽,南嶽,衡山也;八月巡狩至西嶽,西嶽,華山也;十一月巡狩至北嶽,北嶽,恒山也,皆如岱宗之禮。”在此之後,太史公司馬遷又加了一句:“中嶽,嵩高也”,“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故嵩山為中嶽,而四嶽各如其方。”此時,五嶽的概念才較為明確地出現。最初提出五嶽的見於《周禮·大宗伯》和《大“五嶽獨尊”——泰山司樂》,但是並未指出五嶽是哪五座山。《史記》將五嶽定義為:泰山、華山、恒山、衡山、嵩山。但《爾雅》上記載五嶽是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恒,江南衡。就是指黃河南麵的華山,西麵的嶽山(今陝西隴縣西南),泰山,恒山,衡山為五嶽。《周禮·大司樂》上記載的五嶽也是這五座山。但是另一種說法也出現在《爾雅》中:泰山為東嶽,華山為西嶽,霍山為南嶽,恒山為北嶽,嵩山為中嶽。霍山在安徽霍山縣,又叫天柱山。注《周禮·大宗伯》則據《爾雅》的這一說,以泰、華、霍、恒、嵩為五嶽。為何兩本古籍中都會有矛盾的說法呢?邵晉涵在《爾雅正義》中解釋說:“冀州之霍山,與泰、衡、華、恒,唐虞之五嶽也;華、嶽、泰、恒、衡,周之五嶽也;泰、衡、華、恒、嵩山,漢初相承之五嶽也,泰、華、霍、恒、嵩,武帝所定之五嶽也。”鶚《求古錄劄記》則認為:“岱(泰山)、衡、華、恒、霍太(霍太山在今山西霍縣東南三十裏),唐虞夏之五嶽也;岱(泰山)、衡、華、恒、嵩,殷之五嶽也;岱(泰山)、衡、華、恒、吳嶽,周之五嶽也。”但顧頡剛在《漢代學術史略》中認為秦始皇時還沒有“五嶽”的概念。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以崤山為界。將其東邊定五座名山:太室、恒山、泰山、會稽、湘山;將其西邊定七座名山:華山、薄山、嶽山、岐山、吳山、鴻塚、瀆山。而今的“五嶽”分散於東西。《史記·封禪書》中記載:“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中原)。中國(中原):華山(今陝西)、首山(今山西)、太室(今河南)、泰山(今山東)、東萊(今山東)。”這些地方都是皇帝常遊的地方,但是這些地方並沒有按漢代疆域的實際情況來劃分,所以漢武帝就重新對五嶽進行了定義:以太室為中嶽,泰山為東嶽,安徽的霍山為南嶽,華山為西嶽,恒山為北嶽,以來顯示國土的強大。但是安徽的位置離漢代的疆域還有一段距離,漢武帝為此又將湖南的衡山定為五嶽之一。由於史書的記載不同,至今對五嶽的爭論也沒有停止過。看來,這一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