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古蒲津橋鐵牛起過什麼作用?
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若把祖國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雞,黃河便是雄雞心髒的動脈。黃河古蒲津橋鐵牛的出現又給黃河添加了一層更加神秘的色彩。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長河,源於青海巴顏喀拉山,幹流貫穿九個省、自治區: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全長5464公裏。1998年8月,山西省永濟市博物館在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門外,黃河東岸的蒲津渡遺址上發掘出土四尊鐵牛、四個鐵人、兩座鐵山、一組七星鐵柱和三個土石夯堆。黃河鐵牛的出土,是建國以來我國首次發現黃河古渡口遺址,四尊鐵牛也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重量最重(每尊45噸~72噸)、曆史最久、工藝水平最高的珍貴文物,在國內外極為罕見。經過考古學家的研究,發現四尊鐵牛是在唐開元年間(公元713年~741年)鑄造的,每尊重數萬斤,並鑄有鐵人驅策,使曾經在曆史上享譽數百年的名勝景觀又重見天日,向世人清楚地標示出古蒲津渡的準確位置,為研究古代橋梁史和古人的文化觀念,為了解讀黃河流域農耕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資料。那麼,這四尊鐵牛在當時到底起過什麼樣的作用呢?古浦津橋的鐵牛和鐵人有人提出這四尊鐵牛是用來固定鐵索橋的。據記載蒲州古城南依中條山,西臨黃河,地處要衝,被視為兵家重地,曆代王朝均在此建造蒲津橋。公元前541年,春秋時期秦公子針攜帶資財、車輛,前往黃河西岸晉國,用舟船連接建造浮橋,開在蒲津渡建蒲津橋之先河。到了戰國時期,秦昭襄王為進攻韓、趙、魏,先後兩次在蒲津渡口造橋。以後漢高祖劉邦定關中、漢武帝劉徹東征、隋文帝楊堅過黃河東進,均在蒲津渡連舟造橋。不過,這些橋都是臨時性浮橋,沒有橋墩,用竹索連接,壽命短,不安全。唐開元年間,隨著蒲州一帶經濟的發展,蒲州城升為全國六大雄城之一,蒲津渡的交通地位顯得更加重要。竹索連舟橋已與雄城蒲州極不適應,當時的兵部尚書向唐明皇上疏,陳述蒲津橋破敗不堪、難承車馬重負的窘況。唐明皇聽後立即降旨,決定在蒲津渡重建新橋,並發動滿朝文武出主意、想辦法。經集思廣益,造橋方案拿出:一是將連舟竹索改為鐵索,二是加固石堤,三是鑄鐵牛為索樁。開元年間屬盛唐時期,冶鐵業發達,於是兩岸數萬民眾奉命煉鐵鑄造,曆經苦戰後鐵牛鑄成。鐵牛分別伏臥於黃河兩岸,將鐵索拴係於其身,連接舟船,建起黃河上第一座固定鐵索橋。這裏,兩岸的鐵牛,其實就是對拽鐵索連接河橋的索樁。蒲津鐵索橋第一次將黃河天塹變成通衢大道,從唐開元十二年到元朝初年橋被燒毀的五百年間,蒲津橋一直是鐵牛係鐵索、鐵索連舟船。橋被毀後蒲津渡一度荒廢,但鐵牛仍存。到了明朝,蒲津關發展成進出中原的重要關口,明代皇帝又先後四次利用鐵牛建橋,曆經百餘年,直至清代因黃河逐漸向西改道,蒲津渡徹底廢棄。
鐵牛於20世紀40年代湮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