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真髒脈
在疾病危重時期出現的無胃、無神、無根的脈象,稱為真髒脈,或稱敗脈、絕脈、死脈、怪脈。真髒脈提示病邪深重,元氣衰竭,胃氣已敗。根據《素問·玉機真藏論》對真髒脈主要形態特征的記載,大致可以分成3類:
01.無胃之脈
偃刀脈:脈往來無衝和之象應指堅搏,脈來弦急,如循刀刃,提示邪盛正衰,胃氣不能相從,心、肝、脾、腎等髒氣獨現,是病情危重的征兆之一。
轉豆脈:脈來短小而堅搏,如循薏苡子。
彈石脈:脈在筋肉之下,脈來急促而堅硬,如彈石。
02.無神之脈
雀啄脈:脈律無序,脈形散亂,脈在筋肉間,連連數急,三五不調,止而複作,如雀啄食狀,主要由脾、胃、腎陽氣衰敗所致,提示神氣渙散,生命即將告終。
屋漏脈:脈在筋肉間,如屋漏水滲,良久一滴。
解索脈:脈在筋肉之間,脈來乍疏乍密,如解亂繩狀。
03.無根之脈
釜沸脈:虛大無根或微弱不應指,浮數之極,至數不清,如釜中沸水,浮泛無根三陽熱極,陰液枯竭之候。
魚翔脈:脈在皮膚,頭定而尾搖,似有似無,如魚在水中遊動三陰寒極,亡陽於外,虛陽浮越的征象。
蝦遊脈:脈在皮膚,如蝦遊水,時而躍然而去,須臾又來,伴有急促躁動之象。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對真髒脈有了新的認識,認為部分真髒脈是由於心髒器質性病變所造成的,並非一定為無藥可救的死證,臨床上應仔細觀察,盡力救治。
二 診小兒脈
與成人不同,小兒寸口部位狹小,難分寸、關、尺三部,因此後世醫家診小兒脈時,以一指總候三部,即“一指定三關”。此外,因小兒就診時容易驚哭,驚則氣亂,脈氣亦亂,難於掌握,故還需結合形色和審苗竅診病。
使用“一指定三關”法時,因患兒的年齡,具體方法有所不同。3歲以下的小兒,用右手大拇指按小兒掌後高骨脈上,不分三部,以定至數為主。4歲以上的小兒,則以高骨中線為關,以一指向側滾轉尋三部。七八歲小兒可以挪動拇指診三部。9歲以上,可以次第下指依寸、關、尺三部診脈。15歲則按成人三部診脈進行。
診查小兒的脈象,一般隻診浮沉、遲數、強弱和緩緊,不詳求28種脈。遲數辨寒熱,3歲以下患兒,一息七八至為平脈;五六歲患兒,一息六至為平脈,七至以上為數脈,四五至為遲脈。浮沉辨表裏,浮數為陽,沉遲為陰;強弱辨虛實;緩緊辨邪正盛衰。
三 診婦人脈
婦人有經、孕、產、育等特殊生理活動和病理特點,現將有關方麵的脈診簡單敘述如下:
01.診月經脈
左關尺脈忽洪大於右手,口不苦,身不熱,腹不脹,月經將至,或正值經期
寸關脈調和,而尺脈弱或細澀,月經多不利。
尺脈虛而細澀,精血虧少的閉經。
尺脈弦澀,氣滯血瘀的閉經。
脈象弦滑,痰濕阻胞的閉經。
02.診妊娠脈
脈來滑數有力,已婚婦女停經兩三個月,兼有嗜酸作嘔等異常表現。
脈沉而澀,孕婦精血不足,影響胎元溫養。
脈澀而無力,陽氣虛衰,胎死腹中或為痞塊。
03.診臨產脈
孕已足月,尺脈急轉如切繩轉珠,或脈見離經,或沉細而滑,為臨產。另外,孕婦兩手中指本節至頂節兩側,有脈搏應指跳動,伴腹痛連腰,一陣緊一陣,此亦是將臨盆的征象。
四 脈證順逆與從舍
脈證順逆是指通過脈與證的相應或不相應來判斷疾病的順逆。一般情況下,脈與證是一致的,即脈證相應,但有時也會出現脈與證不一,甚至出現脈證相反的情況。從判斷疾病的順逆來說,脈證相應者為順,不相應者為逆,逆主病凶。比如,有餘的病證,見洪脈、數脈、滑脈、實脈,則脈證相應,為順,表示邪實正盛,正氣足以抗邪;若反見細脈、微脈、弱脈,則脈證相反,是逆症,說明邪盛正虛,易致邪陷。
既然出現脈證不相應的情況,那麼其中必有一真一假,要麼是證真脈假,要麼是證假脈真,所以臨證時必須辨明脈證的真假以決定從舍。
01.舍脈從證
在證真脈假的情況下,必須舍脈從證。比如,症見腹脹滿,疼痛拒按,大便燥結,舌紅苔黃厚焦燥,而脈遲細者,為胃腸實熱證,證為真象;而脈反映的是熱結於裏,阻滯氣血運行,故出現的遲細脈,是假象,當舍脈從證。
02.舍證從脈
在證假脈真的情況下,必須舍證從脈。比如,傷寒熱閉於內,症見四肢厥冷,而脈滑數者,脈所反映的是真熱;而症狀所反映的是熱邪內伏,格陰於外,出現四肢厥冷等症狀的假寒證,當舍證從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