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白雪
品種來源甘肅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1979年由荷蘭引進。
特點株高53.6厘米,開展度59.8厘米,株型較開張,葉長卵圓型,葉色深,葉麵蠟粉中等,外葉數18-19片,心葉旋轉可保護花球。花球近圓形,乳白色,球麵平整,茸毛少,色白,球高14.2厘米,直徑19.2厘米,花枝短而肥大,花球緊實,平均球重1.5千克左右,最大可達3千克,貯藏性中等。春季栽培苗齡80-100天,定植後65天采收,屬中早熟類型,每畝可產3000千克左右。外觀潔白,緊實,商品性好,品質佳,質地細嫩,口感好。較抗病毒病及黑腐病。此外對溫度較敏感,不可定植過早,定植後前期宜采用覆蓋等保溫措施。
栽培要點砂田、土地及地膜覆蓋栽培均宜,要求土壤肥力中等,基肥要求在施足農家肥的基礎上,增加精肥(油渣或人糞幹)及速效氮肥。根據不同栽培目的,采用陽畦、溫室或露地育苗均可,前期對溫度較敏感,春茬播種,定植不宜過早。蘭州地區一般春茬12月上旬至元月中旬播種,秋茬6月中旬播種。多於3月初開始在大棚及露地陸續定植,秋播在7月底定植。每畝定植2400-2700株。水肥管理,全期管理均不可過控,蓮座期前可適當灌水,施肥,顯球後應重施追肥,以促進花球迅速膨大,提髙產量。適於甘、寧、內蒙、晉、青、魯、陝等省市栽培。
盤龍花菜
品種來源雲南蒙白縣地方品種。
特點屬中熟,全生育期95天。株高54厘米左右,開展度80厘米,外葉灰綠色,葉緣略呈波狀,寬披針形,半直立,花球圓形、白色,結球緊實,球麵光滑無茸毛,花球直徑為21厘米,縱徑18厘米,單球重1.2千克左右,花球外觀肥嫩,口感甚佳。抗病性強,高產。一般畝產2400千克。
栽培要點①育苗。蒙白地區適宜9月播種育苗。注重肥水管理適當,保證壯苗,防止幼苗徒長。②定植田肥水管理。定植田宜選擇排灌方便,保水保肥的田塊。結合翻耕畝施農家肥5000千克左右,磷鉀肥20-25千克作底肥。10月上、中旬定植,密度以每畝2_株左右為宜。移栽後遵循“前促、中穩、後追”的施肥技術。即定植3-4天後,澆清肥水緩苗,苗生根後,用清糞水加適量尿素灌溉,進行提苗,苗開始健壯生長,結合中耕除草,畝用尿素8千克加過磷酸鈣7千克進行追肥。花菜封行時增施1次鉀肥和少量鋅微肥,花球形成期,重追肥1次,畝追尿素或複合肥10千克左右。以後根據花球形成情況,追尿素2-3次,以保證花球充分膨大,達到整齊,肥嫩,潔白的目標。水肥管理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原則,一般要求土壤相對溫度在65%左右。③病蟲害防治。盤龍花菜抗病性特強,少有病害發生。以防蟲為主,重點防治蚜蟲,可用樂果1000倍液及菊酯類、有機磷等農藥,根據蟲害發生情況防.治2-4次。④適時采收。現花球後,及時采摘葉片蓋球,提高花球的商品質量。待花球充分膨大,邊緣尚未散開時即可采收。適於雲南及相鄰地區種植。
中青1號
品種來源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選育的一代雜種。
特點株高38-40厘米,開展度62-65厘米,外葉15-17片,最大葉長38厘米左右,寬15厘米左右,葉麵蠟粉較重。花球濃綠,較緊實,花蕾較細,主花球重300-500克左右,田間表現抗病毒病和黑腐病。每百克鮮樣中含維生素C117毫克、胡蘿卜素0.65毫克、可溶性還原糖2.41克。粗蛋白3.24%。成熟期45-60天。
栽培要點華北地區一般在12月底至1月初冷床播種或1月中、下旬在改良陽畦或溫室育苗。2月中、下旬分苗。一般在3月底定植露地,5月中、下旬收獲。秋季6月中、下旬露地播種,7月底定植,9月底收獲。每畝定植2300株左右,定植後適當蹲苗,現球後加強水肥管理。主花球收獲後重施一次追肥,促進側花球生長。畝播種量50克左右。適於春、秋栽培,適於全國各地種植。
品種來源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利用自交不親和係在國內首批育成的青花菜一代雜種。
特點株高40-43厘米,開展度63-67厘米。葉片15-17片,葉色灰綠,葉麵蠟粉較多。舂季種植的表現花球濃綠,較緊密,花蕾較細,主花球重350克左右,側花球重H0克左右。秋季種植表現花球濃綠,緊密,蕾細,主花球重600克左右。主要作春、秋露地種植,也可用於保護地栽培。春季栽培較早熟,從定植到收獲約50天,成熟期比“中青1號”晚5天左右。一般畝產1200-1400千克。秋季栽培為中熟,從定植到收獲60-70天,一般畝產1300-1500千克,田間表現抗病毒病和黑腐病。
栽培要點同中青1號。適於華北部分地區種植。
裏綠
品種來源由日本引進的一代雜種。
特點生長勢中等,生長速度較快,植株較高,葉片開展度較小,可適當密植,側枝生長弱,花球較緊密,色澤深綠,花蕾小,質量好,單球重0.2-0.3千克,畝產一般400-500千克,適合春、秋露地栽培及晚春、早夏栽培,抗病性及抗熱性較強,早熟性較好,生育期90天。
栽培要點①春季露地栽培2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種,畝用種30克,3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行株距40厘米乘以50厘米,5月下旬至7月上旬收獲。②夏季露地栽培4月中旬至6月上旬播種,5月中旬至7月上旬定植,7月中旬至9月上旬收獲,畝用種量及株行距同春季栽培,(宜在夏季冷涼地區栽培)。③秋季露地栽培6月中旬至7月中旬播種,7月中旬至8月中旬定植,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收獲,用種量及株行距同春季栽培。目前在廣東、福建、江蘇南京、北京、上海等地種植較多。
綠嶺
品種來源由日本引人的雜種一代優良品種。
特點生長勢強,植株較大,葉色較深綠,側枝生長中等,花球緊密,花蕾小,顏色綠,質量好,花球大,單球重0.3-0.5千克,大者可達0.75千克,畝產600-700千克,生產適應性廣,耐寒,生育期100-105天,屬中早熟品種。
栽培要點適於冬、春季保護地,春、秋露地及秋季保護地栽培。①冬、春保護地栽培於11月上旬至2月上旬播種,畝用種量25-30克,12月上旬至3月中旬定植。行株距為45厘米乘以60厘米,1月中旬至5月中旬采收。②春露地栽培於2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3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5月下旬至7月下旬采收。③秋露地栽培於6月中旬至7月中旬播種,7月中旬至8月中旬定植,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采收。④秋季保護地栽培於7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種,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定植,10月下旬至1月上旬收獲。目前已在廣東、福建、南京、北京、上海等地種植。
早生綠
品種來源福建省廈門市蔬菜研究所從日本引進的一代雜種。
特點根係發達,株型直立,株高50-70厘米,開展度70-90厘米。葉片呈短披針形,有葉柄和葉耳,葉麵蠟粉較多,最大葉長45厘米,寬20厘米,葉柄長18厘米左右,葉片20-24片。葉麵綠色。主花球綠色,單花球重250-500克,大的達900克,側枝花球50-150克。早熟,定植到收獲40-45天,適於秋季栽培,一般畝產1000-1500千克左右。
栽培要點廈門市郊區於9月10日至10月5日均可播種,2-3片真葉時間苗,營養麵積3厘米見方,10月5日-30日定植,高畦雙行種植,畦寬1米,行距50厘米,株距45厘米,每畝定植3000株左右。定植前,畝施豬、牛糞2500千克,或廄肥3000千克作基肥,定植到收獲期間每7-10天追肥一次,肥料種類可用人糞尿、尿素和複合肥等,每畝每次施10-15千克。中後期,用0.2%的硼砂溶液噴施,每畝750-1000克,可防止莖部橫裂空洞,主花球收獲後,立即補肥,每畝施尿素10千克、氯化鉀5千克,稀人糞尿1500千克。11月15日至12月15日可收獲側花球。適於廈門市郊區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