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來源天津市黃瓜研究所選育。
特點生長勢強,葉深綠色,以主蔓結瓜為主,第一雌花著生在4-5節,雌花節率80%左右。瓜條長棒形,長32-34厘米,單瓜重約150克,瓜把短,瓜皮深綠色,瘤顯著,密生白刺;果肉綠白色、質脆,品質優,商品性好。早熟,從播種到采收60-65天,采收期70-90天。每畝產量5000-8000千克。耐低溫、耐弱光性能優良。對枯萎、霜黴、白粉、角斑病的抗性強,對黑星病的抗性尤為突出,適合保護地及黑星病多發地區栽培。
栽培要點①適期播種。天津地區保護地栽培一般1月中、下旬到2月初播種,3月上、中旬定植。培育壯苗,一般苗齡在30-35天左右。由於單性結實能力較強,所以每畝保苗3500株左右即可。②定植時應施足底肥,及時追肥。施優質農家肥8000千克作底肥,結瓜期應及時追肥,采收中期加大肥水量,並進行葉麵噴肥3-5次,以減少化瓜,提高中後期產量。③及時采收。由於瓜條發育較快,所以在結果前期應及時進行采收,以免影響植株營養體的生長,使後期產量降低。④加強病蟲害防治。生長中後期,主要防治蚜蟲、茶黃蛾,對病害應以綜合防治為主,注意栽培管理,減少病害的發生。適於華北、華南、華東等地區栽培。
早青2號
品種來源廣東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品種。
特點華南型黃瓜,瓜條短圓柱形,頭尾均勻,單瓜重220克,瓜長21厘米,橫徑4.3厘米,肉厚1.3厘米,肉質脆、味甜,皮色深綠,有光澤。從播種到始收53天,一般畝產3000千克,高者可達4000千克,抗枯萎病、疫病和炭疸病,耐霜黴病和白粉病。
栽培要點江蘇等南方諸省春露地栽培。1月至3月播種,每畝種植3000-3500株。因早春2號雌花多,早熟,所以要求施足基肥,及時追肥,適時采收,采收標準以單瓜重200克為度。適於粵、閩、桂、湘、閩、江等省栽培。
湘黃2號
品種來源長沙市蔬菜科學研究所育成。
特點株高2.06米,無分枝,主蔓有27個節位,節間長10.8厘米;葉片呈心髒五角形,最大葉麵積362.3平方厘米;第一雌花平均著生在4.1節,20節內單株平均雌花數9.3朵;單株平均著瓜為7.1條;果實均呈棍棒形,長30.7厘米,橫徑4.18厘米,果肉厚1.22厘米,果皮呈深綠,墨綠色,刺黑色;單果重305克。2月中、下旬播種,溫床育苗,3月下旬定植,清明前小棚覆蓋,4月下旬始收,6月中旬拉秧,單株產量1.45千克,每畝產4500-5500千克。
耐寒性強。
栽培要點①播種育苗。溫室、大棚、地膜覆蓋及露地栽培分別在2月上、下旬和3月上旬播種。加溫育苗。子葉展開時,分苗1次。1葉1心時追施1次10%濃度的去渣糞水;移栽前6-7天內注意加強通風煉苗,適時追肥打藥,做到帶肥帶藥帶土移栽。②選地接茬。黃瓜忌連作,前作以早熟越冬蔬菜為佳。③整地與基肥。大田栽培必須抓住晴天深耕烤土,雨天覆膜蓋土。耕地時,每畝施石灰100-150千克。整地時,每畝施糞肥5000-6000千克,菜枯80-100千克,複合肥50-80千克。要求做到深溝髙畦,畦麵平整,略呈龜背形。一般畦寬1.3米,溝寬40厘米,溝深26-30厘米,並且圍溝深於腰溝,腰溝深於畦溝,溝溝相通,使雨後不留漬水。畦麵覆蓋地膜,要求做到畦土幹,膜地間隙小。④定植密度。溫室和大棚栽培,分別於3月中、下旬移栽;地膜覆蓋和露地栽培於4月上旬移栽。每畦栽兩行,每穴栽兩株,穴距為45厘米,約3500-3800株/畝。⑤加強肥水管理,及時防治病蟲。植株生長快,開花早,著果早,結果多。因此,生育期間需要充足的肥水供應,才能獲得高產穩產。每次采收後及時追肥。病蟲防治要做到無病早防,見病早治,特別是植株生長後期,抗病性減弱,較易感病。如發現疫病、枯萎病應立即拔除病株,包括在鄰近植株根部撒上石灰或用抗枯靈,瑞枯黴、瑞毒黴淋蔸。霜黴病用疫霜靈噴施葉背麵。白粉病用多菌靈、托布津交替噴施葉正反兩麵,均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蟲害主要有蚜蟲、守瓜,可用樂果、敵殺死進行防治。結合噴藥,也可輔以葉麵追肥。適於華南、華北地區種植。
早青二號
品種來源早青二號黃瓜是廣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用多抗性的75-1和85-56作親本配組而成的一代雜種。具有早熟、多抗、優質、豐產等特點。1991-1992年區試平均667平方米產量近3000千克,比對照早青一號增產9.18%,1991年全國區試產量排名第一。1993年3月通過廣東省品種審定,1996年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特點植株生長旺盛,側蔓少,主蔓第4-5節著生第1雌花。瓜圓柱形,勻稱,長22厘米,橫徑4厘米,肉厚1.3厘米,心室小,皮色深綠有光澤,刺瘤疏小,白色,單瓜重200克。播種至初收55天。較耐寒,抗枯萎病、炭疽病,耐霜黴病和白粉病。一般667平方米產量3000千克。適於廣東、廣西、海南、湖南、福建、江蘇等南方各省春季露地栽培。
栽培要點①播種時間1-3月,667平方米種植3000-3500株。②因該品種雌花多,早熟,故要求施足基肥,及時追肥。③適時采收,采收標準以單瓜重200克為度。
露豐
品種來源原名“441”,由江蘇省農科蔬菜研究所於1993年以“88-24-1-4”為母本、“88-44-1-2-0”為父本配組育成的黃瓜新組合,屬中熟類型。19%年4月中旬經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18次會議審定通過。
特點該品種生長勢強、主側蔓均具有結瓜能力,第一雌花位於5-6節,以後每隔2-3節出現雌花,瓜條長棒形,白刺、有瘤、棱不明顯、瓜皮深綠色、有光澤;肉厚質脆、略帶甜味,較抗霜黴病、白粉病和枯萎病,中抗病毒病。該品種在高溫下不易徒長,且不易化瓜,在肥水管理得當的條件下,很少出現畸形瓜。
栽培要點:適時播種,加強管理。作夏黃瓜栽培一般於5月下旬至6月中旬播種;秋黃瓜於7月中旬至8月初播種。播種時打足底水,用麥紋覆蓋,有利保潮降溫爭全苗。加強肥水管理和蟲害防治。生長期間追施人糞尿2-3次,1994-1995年連續兩年參加江蘇省黃瓜新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2521.5千克,比“寧豐1號”增產47.6%,達極顯著水平。該品種在區試的第二年同時進人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607.5千克,比“寧豐一號”增產21.5%。適宜江蘇省各地作早春保護地栽培或夏秋露地栽培。
葉兒三旱
品種來源哈爾濱市農家良種。
特點早熟品種,從播種到收獲嫩瓜50天左右。植株蔓生,多枝性強,主蔓長100-150厘米,生長勢中等,葉綠色。第一雌花多著生在主蔓第3節上,瓜碼密。嫩瓜短棒形,長8-15厘米,橫徑2.5-3厘米,單瓜重200-250.克。嫩瓜草綠、瘤少、黑刺。質脆水分適中。清香味濃。宜生食、熟食,酸潰做罐頭最佳。抗病能力弱。
栽培要點在黑龍江省4月中下旬育苗,5月中下旬定植,6月中旬采收,或5月上旬定植,6月下旬至7月初采收。株行距27-33厘米乘以60-70厘米。可地爬或搭架栽培。公頃用種3000克。東北各省區和華北地區。一般公頃產30000-37500千克。
津優2號(原90-4)
品種來源天津市黃瓜研究所,天津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
特點植株長勢強,莖粗壯,葉片肥大,深綠色,分枝中等。主蔓結瓜為主,瓜碼密,單性結實力強,瓜條生長速度快,不易化瓜,從開花到采收比長春密刺早3-5天,一般夜溫11攝氏度-13尤可正常生長。瓜條長棒狀,深綠色,刺瘤中等,白刺,腰瓜長35厘米,單瓜重200克,品味佳,商品性好。90-4的最大特點是早熟,耐低溫,耐弱光高產,抗霜黴病、白粉病、枯萎病能力強。霜黴病情指數較長春密刺低43.7%,較白粉病低53.7%,較枯萎病率低15.3%,前期產量比對照長春密刺高21%,總產量高31.6%,—般畝產5_千克以上。
栽培要點①日光栽培,苗齡35-40天,采取促控結合的方法培育壯苗。②90-4、90-5均有瓜碼密的特點,不宜再噴乙烯利、增瓜靈等藥物,以免化瓜或造成花打頂。③定植後肥水供應要及時,嚴禁大蹲苗。④根應及時采收,以避免墜秧,影響上部生長。⑤多年連茬地塊可采用嫁接栽培(用黑籽南瓜作砧木),使其具有強大根係,即可防止枯萎病、疫病等土傳病害,提高耐寒力,又可增產15%-30%。⑥畝保苗3500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