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如何與女性相處1(2 / 3)

女人的性心理特點

身心正常的男女,都渴望通過性接觸達到性滿足,但男女在性接觸所要達到的目的上卻不同。一般來說,男性在性欲激起之後,對女性所做的所有愛撫,都是向著性交流這個目標進行的。而女性則不同,她們的性欲激發是被動的,當受到男性的擁抱、接吻、撫摸之類的近體行為時,剛開始隻會感到情感上的滿足,在性欲未激發起來之前,這些肉體接觸也能使她獲得美好的感受,並不以性交流為最終目標。

從心理學上看,女性又多有“自愛心理”,就是說,她們希望得到別人的愛。所以,女性常常會有意無意地向男人暗示自己的這種需要。而那些不懂女性心理特點的男人,一見到這種暗示,往往會根據自己的想象來猜度對方,以為她是在向自己發出性信號,於是就冒然地將性接觸一再升級,而女性心理上卻並無接受的準備。

這種誤解是由一定的心理和生理因素造成的,在某種程度上說帶有必然性。男女之間在性愛方麵的這種誤解,雙方都有一定的責任。就男性而言,最要緊的是要消除“性愛等於性交”這種錯誤觀念,這二者都與性有聯係,但卻有本質上的區別。就女性而言,性愛偏重心理上的滿足,不以性交為目的。從表現形式上看,性愛主要是由邊緣性行為構成的,比如甜蜜的耳語,溫柔的撫摸以及接吻、擁抱等等;而性交則表現為生殖器官的直接接觸。當然,為了達到這種直接接觸,往往需要從邊緣性行為開始,但不同的是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及早調動起女方的性興奮,以促成性交流。

男性普遍對自己的性能力及效果存有擔心。他們也知道應對妻子多表示一些愛撫,但他們又都承認自己在這方麵顯得笨拙,一旦沒在妻子身上表現出明顯的美好反應,就認為自己在這方麵能力不濟,於是轉而采取直接幹脆的方式,來彌補自己所謂的不足。同時他們普遍不敢相信女性可以隻要性愛而不要性交。

男性在整個性過程中的生理感受,以他在性交流最後階段最為強烈。與之相比,在此之前的感受就變得無足輕重了,男性從自己的體驗出發,也認為女性隻有通過性交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於是就常常迫不及待地將性接觸升級,以為隻有這樣才算盡了自己的心意。要解除這兩種疑惑,男人應該多了解一些女性的心理,知道她們對性愛的要求程度往往不亞於性交,還要知道女性往往更多是在性愛(而非性交)中獲得更美好的感受,這是與男性截然不同的地方。

女人怎麼啦

在女性中,尤其是中年女性,許多人的“頭疼”、“沒精神”、“神經衰弱”等等現象,實際上是由於缺乏性生活或者性高潮過少而造成的。由於傳統思想的束縛,許多女性自己也不知道這一點,還以為真得了什麼怪病,或者歸咎於工作不順心、家務太累、孩子不省心等等其他原因。這樣的女性在日常生活裏,往往比其他女性要更加易怒、嘮叨、多事。

當然,隨著性知識的逐漸普及,也有些女性開始意識到自己所缺的是性生活與性高潮。但是在現有的婚姻與家庭之內,由於種種條件的限製,實際上是無法單方麵改變這種狀況的,又不可能或者不願意因此而發動婚變。結果,往往在生活的其他一些方麵,對丈夫加倍索取補償,變得不可理喻。

男性,尤其是中年男性的情況往往相反。許多忙於事業的男性,常常是由於精神負擔過重、心理疲勞長期積累,使得自己的性欲下降。

男人一般都是心裏有數,嘴上不說。這是因為他知道:如果他舍不得放棄(至少也是暫緩)自己的事業,這種性欲低下是無法根本解決的。所以,好一些的男性,就拚命在其他方麵努力補償,最常見的就是在名、利兩方麵提高自己,以便使妻子覺得夫貴妻榮,臉上有光,也就掩蓋了性生活方麵的矛盾。如果是一個缺乏責任心或者根本沒把女人當人的丈夫,就要可能“破罐破摔”,反而對婚姻與家庭更加冷漠與疏遠。

生活最折磨人之處,就在於它總是把這兩種分別的不如意加在同一對夫妻頭上,造成一個共同的悲劇。對此,可沒有什麼靈丹妙藥,隻能勸告這些不幸的夫妻:不要正麵強攻,不要就性論性。妻子最好主動改善家庭生活的氣氛,協助丈夫緩解事業上的心理壓力。丈夫則需要做出一個早晚都要麵臨的人生抉擇:究竟什麼更重要?如果選擇事業,那麼最好不要耽誤和坑害一個女性,應該放她走、幫她走。如果同意:性不僅僅是你自己單獨享用的事,而是關係到另一個人的幸福,那麼首先應從生活的其他方麵開始逐漸放鬆自己,直到能夠把對待事業的那種熱誠投入婚姻、夫妻日常生活和性。

女人的心思你會猜嗎?

女人的性期待心理。以雲霞女士為例。雲霞是一位中學教師,丈夫鄭東為某公司經理,婚後自然是形影不離。鄭東出差頻繁,每每丈夫歸來,雲霞總是按時到車站迎接,可是這回,雲霞連續三天都未見丈夫的蹤影。這天,她洗漱完畢剛要上床休息,丈夫突然回來了。鄭東滿麵笑容要和妻子親熱,雲霞卻將他推開了:“我還以為你死在外邊了。”鄭東聞聽此言後大惑不解。其實,這是雲霞的性期待心理的發泄。女性的性欲喚起和性反應周期的變化,除了受性激素水平及其周期規律變化的影響製約外,還受性心理因素影響,而性心理因素有時要占主導地位,這是人與動物在性愛上的重要區別之一。有人調查發現,經常同床而臥的夫妻,性要求比沒有分居或間斷分床的夫妻強;丈夫經常出差,而又歸期不定或無規律,妻子性反應周期變化大,這種反應除了受體內性激素的周期變化影響外,主要受性期待心理的影響。由此,很多女性的性亢進是由性期待心理引起的性饑餓導致的,當丈夫不能滿足其性要求時,她們往往表現為失眠、不安、易激怒、好發脾氣或抑鬱,重者還可導致性冷淡,影響夫妻感情。鑒於此,應注意以下幾點:

夫妻間最好親密有距、疏而有度。不妨間斷分床而臥或偶爾小別幾日,以便培養和調動妻子的性期待心理;

夫妻尤其是丈夫,應注意觀察妻子的性周期變化,發現妻子有性要求時,隻要有可能,應盡量滿足,畢竟妻子難得有一回性主動;

出差頻繁的丈夫,應盡量按期返回家中,在妻子性周期內,最好不外出;

在發現妻子是由於性期待心理發作而發脾氣的,千方不要針鋒相對,以免產生誤會影響夫妻感情。

女人的性恐病心理

文婷與丈夫郭曉輝恩恩愛愛,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一天,文婷回家怒氣衝衝地對丈夫說:“你在外麵幹見不得人的事,還讓我跟著受苦,真丟人!”曉輝看著妻子橫眉豎目的樣子,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原來,文婷在進行婦女保健檢查時,發現自己患了淋病性陰道炎。文婷深知“無性(亂)不淋”的說法,所以斷定是丈夫在外拈花惹草招來的禍根。次日,夫妻同到醫院做檢查。結果,文婷患淋病性陰道炎無疑,可曉輝則一切正常。那麼,這種病到底是怎麼得的呢?夫妻倆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一個月前,文婷的好友蘭蘭曾來省城看“婦女病”,多年不見的好友重逢,吃在一起,睡在一起……難道是蘭蘭傳染的?為了證實他們的猜想,他們趕去醫院查看了蘭蘭的病曆,蘭蘭患的果然是淋病。一場誤會終於解開了。作為女性,性恐病心理比男性更突出,其表現常有兩種:一是惟恐自己性低下(性冷淡)而影響夫妻感情;二是害怕患性病,影響身心健康。毋庸諱言,隨著性病的流行和蔓延,女性性恐癡心理日益顯著。為此,作為丈夫,除了要關心、愛護、體貼妻子外,應盡量減輕妻子的體力和心理疲勞,給妻子留有性愛精力。除避免妻子性冷淡外,尚應自尊自愛,杜絕性亂。當然,為防止性病的發生也應注意性病的間接傳染。就我國主要性病——淋病而言,間接感染方式占10%~20%,這就需要夫妻共同學點性知識,增強防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