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倫敦以西120公裏的巴斯市,位於英格蘭西南部。它的麵積很小,人口隻有10萬,卻是英國第三大旅遊城市,也是英國惟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城市,還是聯合國命名的世界三大古城之一。
2009年7月份,我女兒從巴斯大學臨床藥學專業畢業,獲碩士學位,我去巴斯參加她的畢業典禮。還在北京申辦簽證時就聽說,英國人一生最重視的兩個日子,一是畢業典禮,二是結婚典禮,一定會百分之百地準簽。果然,信然,非常順利地拿到了為期半年的簽證。
巴斯的英文是Bath,意思是洗浴,裏麵有遠古的故事:公元1世紀,強大的羅馬軍隊橫掃到這裏,最早發現了此地的溫泉,遂建起了龐大的浴場,還有神殿和祭壇,供奉他們的智慧女神莎麗絲·密涅瓦。直到今天,古老的浴池依然是滿池碧水,水溫到達48度。古浴場遺址已辟為羅馬浴池博物館,剛好位於巴斯市熙熙攘攘的中心商業街,門楣不算巨大卻氣韻華貴,參觀票每人11.5英鎊(相當於130元人民幣),盡管價格不菲,卻每天從早到晚都擠滿了從世界各地來的遊客。
緊鄰著浴池博物館的是巴斯城市標誌性建築阿比大教堂,它始建於公元8世紀,1499年由弗裏奧主教重建,皇冠型屋頂極盡巴洛克風格的華貴氣派,更以其雄偉的彩色玻璃窗及扇形天花板聞名,有“西方明燈”之譽。阿比大教堂是巴斯大學每年舉行畢業典禮的所在,屆時所有碩士、博士都身穿傳統的黑色碩士博士服,在教堂中接受巴斯大學校長的握手祝賀,全城的顯貴都以接受出席盛典的邀請為榮,來自全世界的家長們則坐在台下觀禮。我女兒的典禮是7月2日中午12:30舉行的,我坐在正前方第二排,心情激動地觀看了典禮的全過程。我的身邊是從非洲趕來的一整個兒黑人家族,包括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七大姑八大姨,巴斯大學在全英排名前八,以教學嚴謹著稱,該家族的一個女孩取得了碩士學位,這在他們國家是了不起的榮譽。
後來的日子裏,女兒帶我去領略了幾乎所有的景點:巴斯不愧被譽為英國最美的城市,基本保持了18世紀風貌,沒有任何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全部都是依山而建的米黃色小樓,呈現出既富麗又典雅的古羅馬風格。小小巴斯,竟然有著12座博物館,有的舉世聞名,比如巴斯郵政博物館,在世界郵政史乃至人類文明史上,地位都十分重要,因為它可說是全世界現代郵政的濫殤—1840年5月2日,從這裏寄出了世界上第一封貼有郵票的信,上麵那枚郵票,即大名鼎鼎的英國維多利亞女皇頭像“黑便士”郵票。著名的博物館還有展示歐洲三百年服飾演變的服飾博物館,展示15世紀到20紀名家繪畫和雕塑真品的維多利亞藝廊,以及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故居紀念館。1801年奧斯汀隨退休的父親遷居到巴斯後,住在市中心蓋爾街上,這裏的街道、建築以及市容還和200年前差不多;奧斯汀至今也仍是英國最有人氣的作家,其著作銷量在全英年年排第一,英國老百姓人人都能說起她。
巴斯還有兩處舉世仰慕的建築—象征太陽的圓形廣場和象征月亮的皇家新月樓,都是18世紀所建。圓形廣場由同一屋簷下的三棟多層建築整齊地環列而成,中間環抱著一個直徑92米的圓形廣場,上麵有528個各不相同的藝術、科學徽記和雕塑,分布在綿延整個圓形廣場旁的街屋上、石柱上。皇家新月樓距圓形廣場不遠,是一座長達184米的弧形米黃色樓群,由連為一體的30幢樓組成,采用意大利裝飾,共有114根精美絕倫的圓柱,建成於1775年,為英國最氣勢恢弘的大型古建築群。
巴斯還有一座著名的三孔橋—普爾特尼橋,是世界上僅剩下的兩座街橋之一,建於18世紀。我們在上麵漫步行走,看著兩旁商店裏花花綠綠的商品,並不感覺腳下的雅文河正興奮地流過。一輛輛汽車從身邊飛馳而去,轉眼就拐到綠色逶迤的河穀中了,恍惚之間,就像從今天光怪陸離的網絡時代,回到自然本真的農業文明時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