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成功的信念(上)(1)(3 / 3)

第一,不管是什麼樣的環境、不管心裏是多害怕或多低落,你都得學會很快地改變自己的狀態。這套技巧是每位參加我研討會的學員都必須學的基本課程之一,他們得學會如何很快地從害怕和“知道”自己什麼都不行,變為“知道”自己行,且也能夠拿出有效的行動。像這樣能使你很快便改變的經驗,可以帶給你人生很大的力量,或許一開始你不覺得,等到有一天用到時便會知道它的可貴。

第二,不管在任何環境下你都得能夠改變,或許過去某種環境讓你很不舒服,可是你就是得去改變自己的狀態,直到這個環境不管是成什麼樣子都能甘之如飴才行。

第三,你要運用形氣和意焦使之成為習慣性的行為,而不必刻意做出這個樣子。對於成功我所下的定義是這樣,你要使自己的人生充滿快樂而減少痛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過不管是怎麼個情形,別忘了要盡可能使自己周圍的人是快樂的人,而非痛苦的人。

有些人雖然什麼都不缺,可是經常有痛苦的情緒,或者他周圍都是些痛苦的人,那麼他就不能算是成功。要想讓周圍多為快樂的人,你就得幫助他們很快地改變狀態,能無視於周圍的環境為何。

在此我再提醒各位,我們的所有情緒隻不過是腦子裏的各種生化風暴而已,隻要你願意便能在任何時刻控製住自己的情緒。到底現在你是要高興、快樂或是痛苦、沮喪,它全操之在你,可是你不必借吸毒或其他的方式去追求或逃避。

你知道如何使自己覺得愉快嗎?要想使自己處在愉快的狀態,就得知道如何使自己覺得愉快,然而你真的知道嗎?這個問題似乎問的有點可笑,不是嗎?

不過說實在的,你不認為自己得有一套能讓自己隨時都保持愉快的方法嗎?你是否能想出一些跟食物、煙酒、藥物或其他無關,卻又會使人沉迷其中的方式呢?我相信你一定沒多少,是不是可以現在就想出一些呢?

當你想出來便把它寫下,或許你早就有一些了,不過為什麼不再加上一些過去未曾試過,而對你又有正麵效果的新方法呢?除非你已經寫足了15項,否則可別停筆,當然最好是能寫上25項。這隻是個練習而已,若是你真有興趣,寫上百來項也沒關係。

當我在寫的時候,發現聽音樂是一個能很快改變狀態的好方法,看書也是一個能讓我覺得愉快的方法,因為它能使我集中注意力,同時也可以教我一些有啟發性和告知性的東西,很可能可以馬上用在我的身上。

就這樣一直朝著能對自己產生正麵效果的方向去寫,我記下了長跑上山5英裏、遊泳池內踩水、跳舞、隨著音樂唱歌、看一部喜劇電影、聽聽具有教育性的錄音帶、洗個三溫暖、與家人共進晚餐和聊天、摟摟孩子或親親孩子、和老婆溫存一下、找朋友談天說地一番、獨自一個人想些新點子或新觀念,這些都是各位可以做的。當然你可能還有一些自己的方法,不妨都寫下來,隻要它們能帶給你愉快的感覺便成。

如果你沒有一個讓自己快樂的計劃,那麼痛苦便會乘虛而入。上麵告訴各位的,隻不過是如何建立一張能使自己覺得愉快的“大”表,用以幫助你隨時能得到讓自己愉快的感覺,而免得在不知不覺中走向自殘的方向。

如果你把那些具有破壞性的方法跟痛苦連在一起,把上麵所寫的那些方法跟快樂連在一起,那麼我相信你隨時都會去求助於那些能使你快樂的方法。好好地寫出這張表吧,讓它成為你每時每刻獲得愉快感覺的來源。

每個人的身上都帶著無形的護身符。一邊是“積極的心”,能夠招來財富、成功、快樂和健康,使人登峰造極,並且屹立不動搖;另外一邊是“消極的心”,阻擋所有美好的事物,使人一生庸庸碌碌,甚至從雲端跌至穀底。

約翰·富勒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說明。約翰·富勒的父親是路易斯安納州黑人佃戶,家中有7個兄弟姐妹。他從5歲就開始工作,9歲時會趕騾子。這些一點也不稀奇,因為佃農的孩子大多在年幼時就必須工作,他們對於貧窮十分認命。

富勒有一位了不起的母親,她始終相信一家人應該過著快樂且衣食無憂的生活。她經常和兒子談到自己的夢想。

“我們不應該這麼窮,”她時常這麼說,“不要說貧窮是上帝的旨意。我們很窮,但不能怨天尤人。那是因為爸爸從來不想追求富裕的生活,家中每一個人都心無大誌。沒有一個人想要追求財富。”這句話深深地刺激著富勒的心,改變他的一生。

他一心想躋身富人之列,開始努力追求財富。他認為推銷東西是最快的致富捷徑,並且選擇挨家挨戶推銷肥皂。12年後,他得知供貨的公司即將被拍賣,底價是15萬美金。談判的結果,他用積蓄的2.5萬美金作為訂金,答應在10天內籌足尾款12.5萬美金。合約中並規定,若逾時未補齊尾款,將沒收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