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傲視逆境(2)(1 / 3)

賽後司各特搖著輪椅來到運動員更衣室,嚷道:“今晚的最佳救員獎屬於那個不怕苦痛毫不畏縮的哥們,我崇拜他。他一心為的是他的球隊,他是我的朋友。”獎狀上是司各特歪歪扭扭的字體:“獎給布朗·霍斯頓。”

霍斯頓走到司各特身邊,淚光閃閃。“謝謝你。”他咕噥著,又馬上退到一邊去了。

牛仔隊本賽季最後一場主場比賽結束後的一周,當霍斯頓緩步走向球場時,場上的人向他歡呼致意。這個即將畢業的高年級生終於吐露了他許久來未曾說出的話,他用長而有力的臂膀緊抱著瘦弱的司各特,熱淚盈眶,他伏耳對司各特說:“我愛你,寶貝。”司各特答道:“我也愛你,霍斯頓。”

那段時間司各特充滿希望。他可以拄著雙拐行走了,肺和骨骼也未發現新的癌腫,醫生說隻要腫瘤不再光顧,司各特可以避開化療,甚至又可以遊泳和釣魚了。

然而有一天醫生打電話告訴波拉說,司各特脊椎骨上又發現惡性腫瘤,需要一次痛苦的大手術,之後還得從脖子到臀部用支架固定半年,還得接受更多的放療和化療。

波拉一直在努力促使兒子對病情持樂觀態度。司各待聽到這個消息後隻輕輕地點了點頭。但當波拉不住地抽泣時,他抱緊她,像媽媽似地搖著一根手指:“媽媽,這會兒,咱們不能失去信心。”

司各特卻關心著別人的痛苦。一天在醫院走廊裏看到一個渾身發抖的小男孩被放到輪椅裏,他對波拉說:“下回再有人說要為我祈禱的話,我要告訴他們為那個小男孩祈禱吧!我會好起來的。”

波拉和邁克常常給孩子們講起上帝的眾神。司各特每每表現出的熱誠寬厚和仁愛之心,都讓卡特夫婦確信,這孩子已經懂得一己私欲之上,另有真義永存。

司各特最近病情的惡化使牛仔隊隊員們焦灼不安。而當他們得知醫生不能通過手術摘除所有的癌腫——因為那樣會使司各特截癱——時,他們的悲哀愈發深切起來。

撒頓教練很想為司各特做點什麼有特別意義的事情。一天,他一閃念間按司各特的身材定做了一套牛仔隊的訓練服,寄給司各特。

“我猜這意味著我是一名真正的牛仔隊隊員了。”司各特在電話裏說。

“你一直是牛仔隊的隊員,我的孩子。”撒頓保證道,“你具有不屈的戰士精神。”

布萊特·瑞弗斯更是深深地為司各特堅定而快樂的情緒所感染。霍斯頓畢業後,中鋒瑞弗斯成了牛仔隊的核心隊員,然而這個大二的學生盡管在場上表現得沉著自信,他在其他場合卻落落寡合,抑鬱不歡。

1993年末一個寒冷的夜晚,牛仔隊迎戰密蘇裏隊。司各特在醫院裏看電視轉播,終場前2秒鍾,比分64∶61,牛仔隊落後3分。這時候教練示意瑞弗斯把球傳給邊鋒,然後由後衛遠投3分。然而瑞弗斯卻徑直投向籃筐“嗖”地一聲,球隨著終場的哨音應聲入網。45英尺開外這不可思議的一投,使牛仔隊贏得寶貴的3分。加時賽中牛仔隊終於以77∶73力克對手。

在那令人眩暈的一瞬,瑞弗斯覺得自己擁有了他從司各特身上看到的勇氣和自信。他多麼想把這一切說與司各特聽,可是司各特卻不在他身邊。

一周之後,600餘名球迷、新聞記者和球員的家人歡聚一堂,在學生聯合會中心舉行籃球隊每年一次的宴會。歡宴將盡,瑞弗斯靜靜地坐在上首。他麵前征程漫漫——也許是他一生中最坎坷的長路。

撒頓走向前台宣布瑞弗斯想對大家說些心裏話。

瑞弗斯站在前台,下麵一片靜寂,偶爾聽到玻璃杯的丁丁當當聲。這個靦腆的球星深吸了一口氣,定了定神。忽然他看到聚光燈外司各特一家正微笑注視著他。

“司各特·卡特激勵著咱們球隊的每一個人。他向我表明,決心和毅力就是一切。我深深地感謝他。”瑞弗斯說道,他的聲音顫抖著。

瑞弗斯招呼司各特上台,司各特拄著雙拐蹣跚著走來。瑞弗斯舉起一個籃球,上麵歪歪扭扭地寫著:“致勝一投——俄克拉何馬對密蘇裏——1993年2月24日。”

我要笑遍世界。

隻有人類才會笑。樹木受傷時也會流“血”,禽獸也會因痛苦和饑餓而哭嚎哀鳴,然而,隻有我們才具備笑的天賦,可以隨時開懷大笑。從今往後,我要培養笑的習慣。

笑有助於消化,笑能減輕壓力。笑,是長壽的秘方。現在我終於掌握了它。

我要笑遍世界。

我笑自己,因為自視甚高的人往往顯得滑稽。千萬不能跌進這個精神陷阱,雖說我們是造物主最偉大的奇跡,我不也是滄海一粟嗎?我真的知道自己從哪裏來,到哪裏去嗎?我現在所關心的事情,十年後看來,不會顯得愚蠢嗎?為什麼我要現在發生的微不足道的瑣事煩擾我?這漫漫的曆史長河中,能留下多少日落的記憶?

我要笑遍世界。

當我受別人的冒犯時,當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我隻會流淚詛咒,卻怎麼笑得出來?有一句至理名言,我要反複練習,直到它深入我的骨髓,出口成言,讓我永遠保持良好的心境。這句話,傳自遠古時代,它們將陪我渡過難關,使我的生活保持平衡。這句至理名言就是:這一切都會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