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追求永恒的愛情(1)(3 / 3)

1.緊迫盯人的“三段式”

一般人在求愛遭到對方拒絕時,往往找不到可下的台階,處境十分尷尬和狠狽,有的就此一蹶不振,徹底敗下陣來。

因此,我們向您介紹墨西哥電視連續劇《卞卡》中男主人公何塞·米蓋爾緊迫盯人的“三段式”:

當女方說“我不再愛你”,“我現在對你已經無法產生興趣”時,何塞·米蓋爾毫不氣餒,反而從容不迫地說:“這不是你的心裏話!”這種應對方法既給自己一個可下的台階,避免了窘迫的處境,又給女方一個挽回的機會。

當女方說“我確實是這麼想的”,“這的確是我的心裏話”時,何塞·米蓋爾答道:“你不要再欺騙自己了。”這樣的話語與上麵的答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女方反複強調“我……我……根本沒有在欺騙自己”時,何塞·米蓋爾也不慌不忙地說:“你不要這樣講了,其實你的心中隻有我!”

如此采用緊追不放的“三段式”,不僅使自己漂亮地走下台階,而且,也給對方留有收回此話的餘地。如此反複強調,使對方感情軟化後,覺得她不該就這樣拒絕你,你對她是誠實的,最終也就回心轉意了。

2.一再重複

假若你每天都給你所鍾情的姑娘打電話,也許剛開始時,她會覺得你很討厭,說不定還會給你點顏色瞧瞧。但是,隻要你堅持,終有一天,你的行為會感動她,原來對你不屑一顧的她,態度會有個180度的大轉變,甚至變得令你感到諒訝。

這個時候,你便可以“乘虛而入”,緊接著連中午飯後也給她打電話。這樣持之以恒地不斷通話,即使對方是個木頭人,也會被你的緊追不舍的誠心誠意所征服。

這事的確有點令人費解。為什麼當初討厭得不得了的男人,最後會令她傾心呢?大概主要的原因,還是那個男人每打一個電話的作用吧。

一般說來,女性多半是較保守、較被動的,且對事物的變化多端,很容易起疑心,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傾向。她們喜歡輕鬆地“擁有”什麼,而對“缺少”和“失去”感到緊張,於是就會產生強烈的“渴求”願望,從而去“尋找”。

像前麵那樣每天一個電話,這種日常公式化的行為,一旦成為習慣,她就會持續下去。如果習慣化的動作或行為突然中止了,就好比大熱天突然停了自來水,定叫人惶惑與不安。

前麵敘述過的那位臣服於電話攻勢的女子,以她的立場,最初對你不是感到厭煩和迷惑不解嗎?但是,每天都同一個時間來電話,不知不覺中,厭煩轉變成了樂於接受。換句話說,時間改變了她的觀點,有首歌叫《愛與不愛之間》,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在她的意識裏,已把接這個男子的電話為不能缺少的生活習慣了。由此看來,“女人心,海底針”這句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問題是你要有下海撈針的勇氣和決心。

總之,在女性的心中,到昨天為止每天都有的“例行公事”,今天也應該有才對,日日享受的“被追”,像獲得甜點心一樣的東西,忽然停止對她供應,便會頓生疑竇,而希望解開這個謎,並期待重新恢複。這就是女子由被動變主動的開始。

從古到今,對女性采用單刀直入法,最初往往會使對方不易接受,產生厭惡感,但隻要有恒心緊追不舍,就能成功,這是勿庸置疑的。

3.追根究底

俗話說:一次不成,二次再來;二次不成,三次再來。這裏說的正是說服女人的妙訣。也就是說,第一次被她的一聲“不”所拒絕之後,再加一次。或許,她還會說一聲“不”的,若你再問她:“真的不嗎?”也許她就變了:“你猜!”而且還會含情脈脈地朝你微笑呢!

大多數的女性,在被人好意邀請時,都會被對方的虔誠所感動,而不好意思拒絕。如果真要拒絕對方的話,也會用一種緩和的口氣來表示:“不知道我這樣拒絕你,會不會使你太難堪?”

有的時候,女人隻顧及到自己的立場,生怕別人會嘲笑她沒有女人味,連假裝一下再答應都不會。但更多的時候,她們會因為“他會不會因此而看輕我呢”等不安的心理,來回絕男性的邀請。因此,第一次被回絕了,請繼續努力,第二次不成,相信第三次、第四次一定會成功的。

一個女性,在非常武斷地拒絕別人之後,是十分軟弱的,並且總會馬上後悔。因此,第二次的努力,就能起緩衝作用,成為第三次成功的主要動力。

還有一種拒絕你的原因,就是不讓你得到便宜,這即是她一直不肯答應你的主要原因了。

總之,這一聲“不”的另一麵就表示說:“我又沒有好處可行。”

當然,其他因素也有,卻不是我們想像得到的。但人們都知道失敗是成功之母。不是嗎?很多事情的成功,都是從失敗中來。

能夠持之以恒的人,失敗算不了什麼,這是成功者的必由之路。要獲得美好的愛情,也必須具備這種堅定不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