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最珍貴之親情友情(1)(2 / 3)

她驚訝得無法一口氣說完一句話:“可是…我不知道……我的意思是……是誰?”

年輕人把小狗放在門墊上,用手指著她仍拿著的信封。

“裏麵的信大概能說明一切。這隻狗在七月還在母腹中就被買下來了,買主要把它作聖誕禮物。請等一會兒,我車子裏還有些東西給你。”

斯特拉還來不及反對,他已經走向車子了。回來時帶著一大箱狗飼料。一條皮帶和一本名叫《怎樣飼養獵犬》的書。在這段時間內,小狗一直坐在她腳下,用棕色的雙眼看著她,開心地喘著氣。

難以置信地,陌生人竟要離去了。不知所措的感覺迫她開口:“當初是誰把它買下來?”

他在門外停住了腳步,吹亂他頭發的風幾乎讓她聽不清楚答案:“夫人,是你的丈夫。”

信裏說得一清二楚。斯特拉看見信上熟悉的筆跡,頓時忘了小狗,像夢遊般走向窗邊的椅子。她沒注意小狗跟在身後,隻強迫滿是淚水的雙眼閱讀丈夫的信。他在逝世前三周寫了這封信,囑咐飼養場主人到小狗誕生時一起交給她,作為最後一份聖誕禮物。信上充滿了愛與鼓勵,並勸她要堅強之類的話。他應許將等待著與她重逢,也希望這小動物能陪伴她,直到二人再相見。

她終於開始想到小狗,很驚訝發現它竟安靜地看著她,正喘息的嘴巴露出一副可愛的笑容。斯特拉放下書信,伸手去觸摸它金黃色的軟毛。她原本以為它會重些,但它隻有沙發枕頭那樣的重量。她把它抱在懷中,小狗舔著她的麵頰,又往她頸項旁邊鑽。在這溫情激動之下,新的淚水湧流出來,小狗則安靜下來,似乎等待著她。

終於,斯特拉把它放在膝上,認真打量它。她擦幹麵頰上的淚水,然後露出一絲笑容。

“小家夥,現在我們相依為命了。”它那粉紅色的舌頭喘息著表示同意。斯特拉的笑容更加明顯,眼神轉向窗戶。黃昏已經來臨,暴風似乎已泄盡了它的怒氣。雪花現在以比較柔和的速度落下,她看見鄰居的聖誕燈飾在屋頂上閃光。廚房傳來普世歡騰的音樂聲。斯特拉忽然覺得全身沐浴著極為奇妙的平安和福氣,似乎是一種愛的擁抱。她的心劇烈地跳動著,但不是因為孤單痛苦,而是喜樂和驚異。她不必再感到孤單。她的注意力回到小狗身上,對它說:“小家夥,你曉得嗎,地窖裏有個箱子,我想你會喜歡。裏頭有一棵樹和一些裝飾品,會讓你愛得發瘋!還有,我相信我會找到那個馬槽。你說我們一起去找好不好?”小狗吠了幾聲表示同意,好像聽懂了似的。

房子雖小,但夠用了。它隻有一個房間,且坐落在一條多塵的街上,位於巴西近郊,和許多貧窮的鄰居一樣,鋪著紅磚的屋頂,是一個舒服的家。瑪利亞和她的女兒克裏絲汀娜,盡力在灰色的牆上添點色彩,在堅硬多塵的地板上添點溫暖:一份舊日曆、一張退色的親屬照片、一個木製十字架。家具十分簡單,房間兩旁各放著一張簡陋的床、一個洗臉盆,和一個燃燒木頭的爐灶。

瑪利亞的丈夫在克裏絲汀娜還在繈褓時便已去世,年輕的母親倔強地沒有再婚,自己找一份工作,獨立養育年紀尚小的女兒。15年之後的現在,最糟的日子已過去。現在克裏絲訂娜終已長大,可以找工作幫補家計了。

有人說克裏絲汀娜學會了母親的獨立,她不願接受早婚及成家的傳統觀念。並非沒有機會選擇丈夫,她那棕色的雙眼和橄欖色的皮膚,常吸引一群仰慕者來到她家門前。她常常仰頭大笑,笑聲充滿屋子,十分感人。她還有一種女人少有的隨力,讓身邊的男人覺得她像尊貴的女王;而她特有的好奇心,使她始終與男人保持相當距離。

她常提到要到城裏去,夢想有一天離開多塵的鄰舍,走進繁華的都市。光是這種想法便教母親擔心。瑪利亞往往立刻提醒女兒都市生活的艱難。“那裏的人不認識你,工作難找,生活無情,還有,你在那裏憑什麼謀生?”

瑪利亞十分清楚克裏絲汀娜將做何事,或憑什麼為生,因此當某天早上起來發覺女兒的床鋪空空如也,她心都碎了。

在去巴士站的路上,瑪利亞最後進了一家雜貨店,她坐進攝影攤,花盡所有的錢來拍照。終於,她帶著滿口袋大大小小的黑白照片,坐上下一班往裏約熱內盧的巴士。

瑪利亞知道克裏絲汀娜無法謀生,她也知道女兒的個性倔強不會輕易放棄。驕傲加上饑餓,人會做出不可思議的事情。瑪利亞明白這一點,於是開始尋覓。酒吧、酒店、夜總會和其他流浪者與妓女出入的地方,她全都去找,在每一處留下她的照片——貼在洗手間的鏡子上、用釘子釘在酒店留言板上或係在電話亭上。在每張照片後麵,她都寫上幾句話。

不久錢已用盡,照片也用光了,瑪利亞隻好回家。當巴士開始漫長的旅程返回村子,一身疲憊的母親哭了。

數星期之後,年輕的克裏絲汀娜走下酒店的樓梯。她年輕的臉龐顯得十分疲倦,棕色的雙眼不再閃耀著青春,隻訴說著痛苦與恐懼。歡笑已失落,理想也成了夢魔。上千次她想到簡陋但安穩的舊床,而非無數張陌生的床褥。然而,昔日的小村莊已顯得那樣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