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初(1 / 2)

時隔數十年,再次踏上日本這個島國的土地,我還是有些不習慣。

並盛町距離中京不遠,但不像中京那麼繁華,多數時候比較安逸。老舊的複式樓隨處可見,南麵的一丁目還保留了不少和風館,都是有些年份的建築了。還記得大約一個世紀以前,我來造訪阿諾德先生的小女兒蘇比蕾娜小姐,發現這兒的環境不錯,怪不得她會選擇在這裏定居。畢竟她和阿諾德先生一樣,實質上都是懂得享受的人。

而作為蘇比蕾娜小姐的曾孫女,雲雀和惠小姐也頗有蘇比蕾娜當年的風采。她同樣在做國際軍火生意,卻是實打實白手起家,這是雲雀家的傳統。我不太清楚阿諾德先生當初接受的是怎樣的教育,可我知道,他對自己孩子的教育一向冷酷,從不為他們收拾爛攤子,用最直接的方式讓他們牢記“自己的選擇自己負責”,並且總不忘提醒他們:父母的事業和金錢都是父母的,除了生活起居的需要,他們不可能從他那裏得到任何物質上的幫助。

每當他的孩子對他表現出一丁點的依賴,他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讓他們銘記,他們必須學會自己擺平一切:比如某次,阿諾德先生麵無表情地將年僅四歲的奧羅拉小姐扔進了湖裏,迫使她徹底改掉了怕水的毛病。雖然每回阿諾德先生采取這種極端手段之後,茜拉夫人都會對此表示強烈的抗議,可很顯然抗議無效。

於是從那時候開始,雲雀家的教育模式就注定要沿襲下來,並且日漸朝瘋魔化的方向發展。

老實說我不太讚同如今雲雀家的教育方式,因此不做贅述。

當然,這也是當雲雀和惠小姐找到我並說明來意時,我感到驚訝的原因。

她希望我前往日本,擔任她的獨生子雲雀恭彌的家庭教師。

如果沒記錯,雲雀恭彌是在七年前出生的。那時作為雲雀家的老管家,我特地從意大利趕來日本,看了眼這個阿諾德先生的曾曾曾孫。現如今,他也是雲雀家這一輩的一支獨苗了。

阿諾德先生當年有三個孩子,分別是大女兒奧羅拉,小女兒蘇比蕾娜,還有小兒子歐菲爾德。他們成年以後,奧羅拉小姐繼承了父業成為意大利秘密情報局首席,蘇比蕾娜小姐則定居日本做起了軍火生意,歐菲爾德先生遠洋中國。不幸的是,為了鏟除一個難纏的對手,奧羅拉小姐三十出頭便離世。蘇比蕾娜小姐在日本的姓氏是“雲雀”,也就是阿諾德(Alaudi意為雲雀)先生的名字。後來她找到一個日本男人入贅,自然就把“雲雀”這一姓氏發揚光大起來。歐菲爾德先生不像蘇比蕾娜小姐生性高調,他在中國平平淡淡地娶妻生子,原本也該延續雲雀家的香火,沒想到到了他的曾孫輩,家裏的獨苗背上了古怪的詛咒,由一個大好青年變成永遠的嬰兒,算是斷了香火。

這麼算下來,雲雀恭彌的地位就有那麼點微妙。

而在我來到日本之前的七年,雲雀和惠小姐和她的丈夫對雲雀恭彌的教育方式,可以總結為“放養式教育”。他們排除了一切讓兒子對自己產生依賴的可能——因為從雲雀恭彌三歲開始,他們就把他丟在並盛町獨自生活了。據說家中除了一個定時來做飯的廚師,再沒有其他人照顧雲雀恭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