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老舍《離婚》中的存在追問與人生悲感(3)(3 / 3)

二、呼喚詩意存在的生命境界

《離婚》的核心主旨,是從守護存在詩意的立場出發反思以張大哥為代表的平庸的市民人生哲學。“詩意”一詞,並非簡單挪用海德格爾“人詩意地棲居”這一哲學表述,而是摘引自《離婚》中人物老李的一段宣言:“我並不想嚐嚐戀愛的滋味,我要追求的是點——詩意。家庭,社會,國家,世界,都是腳踏實地的,都沒有詩意。大多數的婦女——已婚的未婚的都算在內——是平凡的,或者比男人們更平凡一些;我要——哪怕是看看呢,一個還未被實際給教壞了的女子,情熱像一首詩,愉快像一些樂音,貞純像個天使。我大概是有點瘋狂,這點瘋狂是,假如我能認識自己,不敢浪漫而願有個夢想,看社會黑暗而希望馬上太平,知道人生的宿命而想象一個永生的樂園,不許自己迷信而願有些神秘,我的瘋狂是這些個不好形容的東西組合成的;你或者以為這全是廢話?”老舍:《離婚》,《老舍全集》第2卷,第165頁。這裏,老李所追求的“詩意”,顯然不是一種文學特性,而是一種存在境界。它與“家庭,社會,國家,世界”乃至於一般的男女關係這些實際事物相對,而與“夢想”、“瘋狂”、“神秘”這些超常的心靈體驗相關聯。提煉出“詩意”一詞來表達老李的心靈向往,作者借老李對人生展開思考,顯然並不僅僅是在探尋現實公平正義的現代性追求維度上質問不合理秩序、展望更合理的社會秩序,而且還在超越現實的層麵上展開生命眺望、守護不應該被現實社會法則所規訓的個體靈魂世界。“夢想”、“瘋狂”、“神秘”這些形容詞,指涉的便是不能被合理或不合理的現實法則所規訓的心靈世界。不合理的現實法則自不用說,哪怕是合理的社會秩序、婚姻秩序、國家製度,一旦固定下來,便有可能因其僵化特質而演變成平均化的常識從外部規約生命,從而抑製住個體生命體驗的獨特性、遮蔽住存在的詩意。老李所向往的“還未被實際給教壞了的女子”,所提示的也是一種不入俗套的生命境界。

這樣,《離婚》中的“詩意”一詞,與海德格爾的“詩意地棲居”不僅在形式上巧合,而且在內在精神上也相通了。海德格爾“詩意地棲居”的哲學表述,昭示的正是一種使存在者從“常識”和“思想觀念”的遮蔽中顯現出來、使自我真正在場的本真生命狀態。海德格爾哲學中所闡釋的“詩意地棲居”、“本真存在”的內涵,與老舍《離婚》中的“詩意”及“夢想”、“瘋狂”、“神秘”等表述,都指向一種難以用概念描述因而也就是不能為理性所規範的個體獨一無二的、富有內在體驗性的生命境界。這並不意味著老李“沒有自己可以認同的人生哲學”,而是他所認同的人生哲學超乎本質界定,具有靈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