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老舍——永遠的話題(1 / 1)

附錄

老舍——永遠的話題原文刊載於《文藝報》,2011年10月28日。

楊劍龍劉暢

2011年10月15日至16日,“老舍與都市文化高峰論壇”在上海師範大學召開,會議由中國老舍研究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辦,國內外學者50餘人出席。關紀新、舒乙、舒濟、吳小美、高橋由利子、陳思和、楊劍龍、蘇智良、魏韶華等與會並發言。

關紀新認為,老舍的早期作品多以舊北京旗人的道德尺度來觀察世間人物,而其中包蘊的舊京人文審讀又預示了老舍針對古都北京、針對古族中華的文化批判。吳小美、魏韶華指出,“泛媒體”環境是老舍“倫敦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泛媒體”環境中的負麵中國形象書寫促使他建構起初步的國家形象傳播意識。舒乙梳理了老舍在創作《劍北篇》時的人生足跡,分析了這部長詩的創作過程及其藝術特點,認為這是所有新詩中篇幅最長的作品,也是文學史上第一次描寫陝甘寧解放區的作品。舒濟收集了相關史料指出老舍當年是住在紐約西83街118號的二層,距中央公園僅300步之遙,《四世同堂》英文版譯者艾達·普魯伊特當時住在紐約西93街103號,和老舍的居處僅十分鍾路程,這就佐證了老舍每晚去艾達·普魯伊特住所一起翻譯《四世同堂》的可能性。種種跡象表明《四世同堂》的翻譯,是老舍先節譯成英文再口授,由艾達·普魯伊特用打字機記錄,老舍再做進一步修改而成的。高橋由利子通過對老舍早期小說中的人物描寫和人物之間的關係分析,考察老舍是怎樣看當時的中國城市結構的,探究老舍的都市觀對現代中國城市發展起到的作用。楊劍龍認為,老舍的散文常用對比的方式描述其對於城市的印象,又常常抓住具有特點的事物以真摯的語言展開描繪,從而展現了城市的特點和作家的真性情,使老舍散文成為具有曆史價值的都市寫照。謝昭新考察了老舍所描繪的倫敦都市文化景觀的個性特點,探討倫敦都市文化對老舍的文化思想及其創作所產生的影響。徐德明指出老舍從清末民初就認同戲曲的藝術與情感表達的價值,在抗戰中服從民族國家的文化重建的長遠目標,他對戲曲與通俗文藝的現代轉化有過實踐,他要讓中華戲曲成為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馬雲、李萌萌指出,老舍以北京為背景,以《龍須溝》《全家福》和《紅大院》三部曲為代表,比較係統地構建了一個初步的城市文化發展輪廓,塑造了新北京的城市形象。韓經太指出,老舍的現代“京味話劇”代表作《茶館》,與改革開放30年間北京“老舍茶館”的順勢發展,構成了一道特殊而又搶眼的文學藝術生產與都市文化發展雙重意義上的京味文化現象。李玲認為,《離婚》的北京文化反思主要不是基於民族存亡這個現實功利目的展開的,而是在常態的社會生活背景下探索個體的人怎樣才能活得更加合理的問題;奠定《離婚》思想價值根本點的並不是道德批評,而是通過對敷衍這一庸常人生態度的反思來叩問本真存在的境界。石興澤指出,青島三年是老舍生活平靜、創作輝煌的三年,他的青島情感反映出老舍城市文化心理的某個方麵。湯哲聲認為,老舍創作了大量市民文學,在題材和價值觀念上與五四新文學作家有不同的批判立場,“老舍式”的新文學給中國現代文學的觀念增添了新的內涵,提供了新的文本。方維保指出,《茶館》在曆史的維度上揭示了民族的末日危機及其必然性。然而,《茶館》的“末日預言”具有所指的雙重性:在文本之內,它是民族舊時代末日的預言;而在語境中,則可能是民族麵向未來的誕生預言。

會議收到論文36篇,在兩天的會議研討中,與會學者圍繞著“都市空間與文化心態”、“倫敦經驗與山東體驗”、“城市經曆與都市印象”、“都市敘事與經典解讀”、“都市書寫與比較研究”等專題進行了研討,從都市文化新的視角探究老舍及其創作在中國城市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價值和影響,拓展與豐富了老舍研究,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