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翠竹,謙謙君子,竹林公子林陶之。
總有一些人,一旦出場,便是人群的焦點,這林陶之便是這般人,如同鶴立雞群一般,不論是氣質相貌都奪人眼球,再加上他聲名顯赫,便成了眾人的焦點。
“老師,請上座。”
林陶之扶著梅硯心坐在最首,還有其他幾個長輩先儒,林陶之反倒是坐在了旁側。
“梅國首,你這位弟子可真如傳聞中一般謙遜有禮,好一個後生啊!”有文人禁不住誇讚林陶之。
梅硯心得意非常,有徒兒如此夫複何求?他一生收徒無數,臨老了才收得這個最小又最滿意的弟子。
“宋叔叔謬讚了,尊師重道才基礎禮義,陶之隻不過盡了本份而已。”
林陶之恭敬說道,談吐文雅有禮,讓那些大家閨秀看得滿目含情,傾慕不已,那些風流公子們也是仰慕又羨慕。
“你瞧瞧,跟你一比,我那犬子真是上不得台麵,先仁,快來拜見下林公子,你可要多向他學學!”
那宋先仁立即結交禮拜,林陶之也不倨傲一一受了,林家有如此光彩奪目的後輩,成了各家攀附的目標。這位宋姓文官便是宋先仁的父親,他兒子是不如林陶之,就算倆家算不得交情,也不與之交惡。
此屆文會便是宋父主持的。
“宋某不才,得諸位信任,舉辦這次文會,我請了欽天監測得今日秋高氣爽,正是最合適的時候,各位才子家人聚集在此,自當交文會藝,現下時候還早,有歌姬舞女,琴瑟大家為諸位助興!”
接下來歌舞升平,眾人吃喝玩樂,倒也不覺得難熬,除了梅硯心這等大儒不喜喧鬧便閉目養神外,男女皆歡。不知覺便已入黃昏,月上樹梢,眾人不倦,反倒精神抖擻,因為重頭戲終於來了。
“今日便是中秋佳節,有幸跟各位共賞良辰美景,諸位都是文人才子,相對於我們這些老家夥,都是後起之秀,梅國首有意提拔後輩,拿出了天地奇物,一顆東海鮫珠作為獎勵,誰能在此次文會拔得頭籌便能得到東海鮫珠!”
說著便有人將東海鮫珠呈了上來,眾人都是睜大了眼睛,想親自目睹這顆奇物,就算都心知比不過那竹林公子,他又是梅硯心的關門弟子,也想瞧瞧這神奇的東西。
聶嫣本興致寥寥,聽到鮫珠立馬站起來,還扯著一旁吃喝的莫小懶說道:“快看快看,最近傳得沸沸揚揚的鮫珠!”
莫小懶擦了擦嘴邊的酒漬,她已經喝得暈乎乎的了,看著那珠子像有一排。
此時天色黯然,那珠子卻在黑夜中熠熠生輝,青色柔和的光輝耀眼卻不刺眼,散發著青色的波紋,聶嫣立馬覺得如同置身大海江河旁,有些文人隻覺得奇妙無比,而修煉之人則可以感受到其中蘊含的能量。
“果然價值不菲啊!”
聶嫣擦了擦口水,原先她還隻是想看看這東西,現在感受到了其奇妙,讓她有了占為己有的貪欲,隻是要拿到這珠子恐怕是無望,她雖惡補了一些書文,就算有一目十行之能,比起那些浸心於此道的人來說,還是太過淺薄。
“宋前輩,你方才說拔得頭籌才能得到鮫珠,詩文的好壞難以定論,不知怎個評斷方法?”聶嫣朗聲道。
宋父瞧著她麵生,正當準備介紹一二,便有人打斷他。
馬瑩瑩譏笑說道:“聶嫣,莫非你也想參加文會?也不怕人笑掉大牙!”
宋父恍然,原來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聶家小姐,心中鄙夷卻不露聲色。
“文有雅俗,詩分好壞,諸位都是君子,分得清楚好壞,也不會包庇妄言,公認的第一便是頭籌了!”眾人點頭覺得公平,宋父又補充道,“就算有所爭議,我們梅國首在此,他的話總不會有人不信服吧?”
聶嫣心想:“保不準他會偏袒那竹林公子呢!”
眾人也是同她一般想法,隻是不敢說出來而已。
宋父又說話了:“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術業有專攻,為確保公平,我們文會一共進行三輪!這第一輪是對聯,對對子算是初入學堂都必須修習的,再不濟也有所涉獵。其它兩輪待會再細細介紹,現在,便開始這第一輪了!”
“規則是這樣的,這輪不限考題者,宋某先拋磚引玉出上聯,最先對上下聯之人,便為下一個出題之人,並且可以點名作答,不過若是點名,被點到者對不出,便需飲酒三杯作罰,再由出題者自己作下聯,若是自己都作不出,同罰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