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裏行間都透漏著提朝廷出謀劃策,采用以敵製敵的對耗戰術,削弱奉天軍和高句麗實力的意思。
姚光寫完後,又仔細複查了一遍,確認無誤後,方收了起來。
似乎是害怕自己會改變主意一般,姚光立刻命人快馬加鞭將此奏折送往京師洛陽。
而他本人則在玄菟郡太守府內坐等朝廷對自己命運的宣判。
不過恐怕讓姚光意想不到的是,他的文書送入朝廷後,竟如石沉大海一般,再沒有了下文。
那是因為此時的朝堂上,各方大佬們,都已將目光投入到另一件事情上,那就是皇甫嵩回京之事。
皇甫嵩這次回京可不是什麼立功受封,而是被押解進京的。
說來可笑,年前皇甫嵩還是國家的救星,人民的英雄,而這還不到半年時間,他竟然就變成了階下之囚。命運之離奇,當真令人歎為觀止。
原來今年早些時候,北宮伯玉等人入侵三輔,朝廷為了收回皇甫嵩的權利,便詔令剛剛做冀州刺史不過數月的他立刻回鎮長安,為皇家守陵。
皇甫嵩不敢違抗皇命,急匆匆的趕到長安後,卻無奈的發現他此時已然無兵無將,麵對聲勢浩大的西涼軍,隻能暫避鋒芒。
而此時,十常侍又聯合起來,想要收皇甫嵩為己所用,張讓故意向他索賄五千萬錢。想要試探他一番,若是皇甫嵩同意給錢,則表明此人可以被他們利用。
奈何,皇甫嵩嚴詞拒絕了他們。
十常侍在明白了他的心意後,立刻上書靈帝,以他連戰無功,耗費錢糧為由,將其彈劾。
靈帝早已對皇甫嵩的強大軍功忌憚不已,以前他任冀州刺史,手中有錢有糧有兵,靈帝還有些顧及,不敢動他。如今皇甫嵩既已離了冀州老巢,那他就像是一隻沒牙的老虎,靈帝哪還會顧及,當即下令,將其革職查辦,收押回京。
此次十常侍對付皇甫嵩的行動,自然也引起朝廷內一些正直士大夫的不滿。奈何平時與十常侍一直對著幹的那些所謂“清流們”,這一次竟然集體選擇了沉默,任由皇帝對皇甫嵩的判決生效,其中意味,著實耐人尋味。
於是一代名將皇甫嵩就在這樣荒唐的理由下,不僅左車騎將軍印綬被收回,連他的封戶也一下子收回了六千多戶。
使堂堂一位萬戶侯爺不到一年時間便成為了一介都鄉侯。
隨著皇甫嵩的黯然下台,各種勢力再次粉墨登場,開始爭搶西安大軍的統帥之職。
於是,世家,宦官各出奇謀,都想要把自己的人推到這個職位上去。
麵對如此錯綜複雜的局麵,誰還有心思去理會發生在遙遠遼東的一場小小戰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