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遠誌聞言哈哈一笑道:“我們父子二人就不要在這裏相互恭維了,既然你已經有對策,還是全都說出來吧,也省的我與在座的諸位掛心。”其他眾人聞聽此言,也是一臉期待的看著許康。
許康淡淡一笑,很有自信的應了一聲,“是。”
但他此時哪裏有什麼完美的對策,此言不過是為了安撫眾人之心而已。
他雖然對高句麗的反擊早有準備,並製定了數個應變方針。
但在許康的準備裏,高句麗最有可能的反擊措施便是派出同樣數量的騎兵進行騷擾,這樣或許對遼東郡的危害不大,但可以成全高句麗國王的名聲。在其國內遭受如此重創的條件下,穩定國內無疑應該是首選。
其次便是派出等同於侵略玄菟郡時一樣的大軍來進行攻擊。這樣的攻擊方式對遼東郡還是對高句麗都會有巨大的殺傷作用,不過隻要應對得當,遼東郡是完全可以應付過去的。
但他怎麼也沒想到的就是高句麗會不計後果的傾全國之力來攻擊遼東郡。
要知道高句麗的外部環境不比遼東郡的奉天軍強,北邊的扶餘國因為曆史原因與其積怨很深,根本就沒有化解的可能。
隻是以前高句麗國力強,扶餘人不得不忍耐而已,但如今高句麗舉國來伐遼東郡,其國內國力嚴重空虛,若扶餘國裏有一個有野心有遠見的大臣,勸說扶餘國王趁此機會南下,則高句麗國將不複存在。
隻是看高句麗國王的做派,不是一個如此沒有眼光的人,那麼他就是看清了扶餘國沒有這樣的大臣。也就是說他確信在他完全征服遼東郡前,扶餘國還來不及反應。
想到這裏,許康臉上不禁露出一絲冷笑,高句麗是在欺奉天軍無法掌控遼東郡啊。所以才會以整個國家的命運做賭注,而要賭的僅僅是奉天軍生死存亡。
許康並不急於說出自己的應對措施,而是說起了這場戰爭的性質,道:“高句麗是東北的傳統強國,他們存在已經有一百多年了。可是如今為了我奉天軍,他們竟然不顧民眾傷亡執意發動這場會給高句麗的國力造成不可彌補傷害的戰爭。這說明什麼?”
“說明他們在害怕,害怕我們奉天軍,他們已經看出我奉天軍未來發展勢頭猛烈,將來必然可以稱雄於整個東北。這會給他們的國家造成威脅,所以他們才會如此迫不及待的想要趁奉天軍還未完全壯大之前來消滅我們。因為他們明白我們會在將來給他們造成巨大的危害。”
“諸位,這一次戰爭從高句麗國王發動全國動員令那一刻已經變成了一場事關我們與高句麗生死存亡的戰爭,隻有勝利者才能夠繼續去爭奪未來東北地區的霸權。失敗者隻能縮到角落裏苟延饞喘。”
“如今,高句麗已經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打算,現在就看我們的了。若我們不能和他們報有同樣的決心,那麼我們必輸無疑。”
程遠誌首先道:“遼東郡是我們好不容易得到的家,無論如何我們不能再失去他,這一場戰爭我們奉天軍一定要全力以赴,誓死不退。”
“沒錯。”“誓死保衛遼東。”“打敗高句麗。”首先發出誓死決心的是原奉天軍的老人,然後其他人也被感染著開始呐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