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康來說,攻打石台城更多的是為了吸引新都郡士兵前來救援,他真正的目的還是拿下新都郡。<-》
所以當聽到朱治,韓當領兵前來時,心中著實鬆了一口氣。
隻可惜的是趙雲不這麼想,除了打山越費了些事,那也是因為對方有地利之便,四處亂竄,人數又多,故而費了許多手腳和時間,其他地方哪次打仗不是手到擒來。
隻有這個孫策,竟憑借兩郡之地就敢跟江東軍抗衡。
而且在連番打擊下,還能和自己的軍隊拚個兩敗俱傷,著實是難得的將帥之才。
麵對這樣一位對手,即便是趙雲如此與世無爭的性格,也難免有了爭勝之心。
石台外圍的據點在幾員猛將的強大攻勢下,相繼陷落,孫策雖有心救援,怎耐分身乏術,最後隻能領著少數兵力退回石台城中。
趙雲隨即帶著大軍將城池團團圍住。
隨著一聲令下,四麵攻打,立時喊殺聲響徹一片。
石台城內,孫策沉著指揮,一萬士兵早已十去其三,剩下的僅傷病者就有兩千,實力大損。
幸好石台城雖不大,但地勢險要,四麵幾乎沒有可供大軍展開的地形,這才讓局勢不至於太過惡化,但能堅持多久,連孫策自己都不敢保證。
現在他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盡量勉勵士卒的士氣,拖到援軍的到來。
許康帥帳內,看著趙雲不停下令催促士兵進攻,許康有意阻止,但想想還是算了。
自己的勢力現在也不小了,這點兒損失還是能承受的,若是因此打擊了趙雲的統帥信心,反而不美。畢竟他一向對自己忠心耿耿,培養他也是許康重點考慮的地方。
趙雲又等了一會兒,見外麵始終無人傳報最新戰況,隻得下令道:“來人,為我披掛。”
許康本來正抱著一卷書,裝模作樣,搖頭晃腦的快睡著了,聽到這句話立刻清醒過來,詢問道:“子龍,欲何往?”
趙雲躬身稟道:“主公,我想去前線查看一番。”
“你是想親自上城廝殺吧。”許康直接點出了他的想法,勸道:“為將者,當沉得住氣,既然將領已下,就應該信任前線將領的能力。你這麼著急忙慌的跑到前線,到時候士兵們是保護你啊,還是打仗。”
“可是……”趙雲想要辯駁。
許康伸手阻止道:“我知你英勇,武藝高強,可典韋、甘寧亦是萬人敵,淩操、賀齊、董襲都是有勇有謀之將,難道他們會不用心攻城嗎?”
“但為將者,身臨前線激勵士氣;領兵殺敵,則士兵必無所畏懼,這不正是為將之道嗎?”
“這是為將者之道,卻非為帥者之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此乃你現在當做之事。你想想荀攸,何時親自上過前線?”
趙雲反駁道:“為將者萬端,荀軍師不善武藝,自然不用上前線,末將既然學的一身本事,若不能上前線殺敵,才是失策。”
許康低頭想了一會兒,看著他微笑不語,隨即展開了竹簡,又裝模作樣的看起來。
趙雲不解,等了好一會兒,詢問道:“主公,你的意思?”
許康頭也不抬的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既然有了決斷,就應該堅持。”
趙雲一愣,“可是主公,你就在麵前,末將如此不聽將令,你不怪嗎?”
“為帥者能夠得到各種各樣的情報,這些情報有真有假,如何從紛繁的情報中堅持自己的本心,也是一位為帥者必須的能力。”
趙雲反應過來,大喜道:“遵命。”
石台城外,早已是屍橫遍野,火光衝天。
由於無法使用大型攻城設備,許康軍現在隻能扛著攻城梯一步一步的向上爬,這樣的攻城效率極低,幾乎是在用士兵的性命累計戰功。
這可不是身在帥營裏能夠了解的戰情,一瞬間,趙雲竟有些想要放棄攻打石台了。
不過,也隻是一瞬間而已。若是心誌不堅的將領,或許會被這種情緒左右,但趙雲早已身經百戰,豈會害怕將士傷亡,自古以來,哪一場戰爭下來不是累屍萬人方能稱大功。
趙雲硬下心腸,眼神轉冷,看著牆頭上的戰鬥,無懼無喜,隻是命令士兵不要放棄進攻。
將士們眼見主將身臨前線,果然各個奮勇,打起仗來越發的賣力。
孫策軍的局勢陡然間危殆起來。
孫策見狀,立刻帶著預備役衝上城頭,奮力搏殺。
將攻上城頭的士兵又趕了回去。
隻是外麵的敵兵似乎無窮無盡,孫策的手下確是越打越少,到如今,所有輕傷的士兵也都上了城頭作戰,若是再沒有援軍的消息,恐怕戰事就真的不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