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孔明來投(2 / 2)

但內心深處,龐統從沒有一刻放棄過出人頭地的念頭。

對於江東局勢的變化,身為鄰居的荊州士人自然也是頗為關注。

許康的快速崛起很雖然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但也讓一些有野心之人看到了從龍的希望。

龐統早就有了要東向一行的打算,隻是天下一直不太平,他還有些猶豫觀望罷了。

沒想到諸葛瑾這時候卻突然出現了,更帶著許康的口命而來。

隻是這個命令更多的是為邀請諸葛亮而下,讓他心中即不服,又不忿。

論才學自己可絕不在他之下,雖然在治理州縣或許有些略遜,但論起領兵打仗他卻遠非自己對手。

兩人每次比試,也都是半斤八兩而已,可是僅僅因為他長得比自己高大英俊,結果所有人都向著他,將他當“臥龍”一樣崇拜。

而自己費勁心機和本事卻隻能屈居在他之下。

龐統曾無數次暗中發誓,一定要找機會立一樁大功,讓世人明白,“鳳雛”絕對在“臥龍”之上。

“士元兄,這眼看就要到秣陵城裏,不知可有什麼打算?”單福走到龐統身邊問道。

在六人當中,也隻有他因和龐統都喜歡軍略,所以較為投契一點。

“有什麼可打算的?”龐統聞言傲然道:“到時候直入刺史府,看看那許康究竟值不值得我等為之效力便是。”

單福啞然失笑,明白他是因怕對方如同旁人一樣會以貌取人,才說的如此大氣,為自己壯壯聲勢而已。

不過他現在心中另有所思,到也不想再這個問題上與他爭辯。

單福自然就是徐庶,他在家鄉為了義氣拔劍殺人,不得不逃到荊州改名換姓隱居下來。這些年他拜在水鏡先生門下,放棄劍道認真學習各種兵法詭道,想有一天改變命運,如今總算有所成就。

剛聽說許康的名聲時,徐庶還隻是略微詫異了一下,沒有多想。

但隨著許康在江東的勢力越來越大,有關他的各種事跡也漸漸傳播開來,裏麵雖然有真有假,但徐庶還是很快聯想到曾與他在父城有一段交情的那個少年。

想起二人相處時的種種言語,想起他臨走時送給自己的哪一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豪言。

如今再看他的機遇,徐庶忍不住長歎一聲。

小船悠悠,載著心情各異的幾人緩緩的駛進了秣陵城所屬的碼頭。

綠樹成蔭,百鳥鳴叫。

方方的桌子兩邊,許康為張昭倒上一杯茶水,然後才給自己滿上。

茶之起源已不可考,不過現在明顯還沒有到普及的地步,隻有貴族才用得起。

有些貴族之家甚至將它當作酒來宴客,這也是茶茗的由來。

作為後世人,許康自然深知茶在醫用和商業價值上的重大作用,在喝了第一杯茶後,立刻便組織人手在山嶺間開辟茶園,專門請人負責大範圍種植。

後來他又憑借記憶改進了茶葉的煎炒和烘培方案,終於使飲茶漸漸成為揚州的風尚。

看著許康為自己倒的茶,一向以膽大著稱的張昭卻有些惶恐起來,低著頭抿了一口就不敢再動第二下了。

雖然許康一直注意對外展現自己親民的一麵,但經過這麼長時間上位生活的熏陶,在舉手投足間已自有一股威勢散發而出。

尤其是這幾年他連連在對外戰爭中獲勝,又善於聽取民聲,改善百姓的生活水平,在揚州的威望早已是無人能及,即便是張昭如今麵對他也不敢有絲毫不敬之處。

“蔡瑁竟然打輸了,沒想到孫策還是這麼厲害。”聽到張昭有關江夏郡戰報的報道,許康咂咂嘴,無聊的評價著。

“蔡瑁其實還是很厲害的,在荊州,論起水戰的本領即便是蒯家兄弟也及不上他。隻怪這孫策實在是太厲害,在如此險峻的情形下尤能反敗為勝,長此以往必然成為一個禍害,不如早點兒將他除去為好。”

“不用,如今的孫策要兵沒兵,要城沒城,縱然再厲害也難成氣候。不必為了他破壞我們的大計。”許康喝了一口茶,輕輕道。其實更多的是因為周瑜和孫策是三國中他最喜愛的兩個人物,周瑜之死已讓他心疼不已,如今實在不忍心連孫策一塊兒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