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競技玩樂(8)(1 / 3)

3.燈會——月色燈光滿帝城

傳說在很久以前,凶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獵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四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逃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這就是中國人在元宵節放燈習俗的由來。

1)燈市

元宵節放燈的習俗,是在唐代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的。當時的京城長安已是擁有百萬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會富庶。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後,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685—762年)時,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唐代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詩雲:“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描繪了燈月交輝、遊人如織的熱鬧場景。唐代詩人張悅也曾用“花萼樓前雨露新,長安城裏太平人。龍銜火樹千重焰,雞踏蓮花萬歲春”的詩句把元宵節賞燈的情景描述得淋漓盡致。李商隱則用“月色燈光滿帝城,香車寶輦溢通衢”的詩句,描繪了當時觀燈規模之宏大。而描寫放燈的詩,則應首推唐代詩人崔液的《上元夜》:“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宋代,元宵燈會在規模和燈飾的奇幻精美上都勝過唐代。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宋代的蘇東坡有詩雲:“燈火家家有,笙歌處處樓。”範成大也有詩寫道:“吳台今古繁華地,偏愛元宵影燈戲。”詩中的“影燈”即是“走馬燈”。大詞人辛棄疾曾有一闕千古傳誦的頌元宵盛況之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明代的元宵燈會更加鋪張,由初八到十八,將元宵放燈從三夜改為十夜。唐伯虎曾賦詩盛讚元宵節:“有燈無月不誤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似銀。滿街珠翠遊春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樽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清代元宵燈會上除展示各種花燈外,還有舞火把、火球、火雨等表演。阮元有《羊城燈市》詩雲:“海螯雲鳳巧玲瓏,歸德門明列彩屏。市火蠻賓餘物力,長年羊德複仙靈。月能徹夜春光滿,人似探花馬未停。是說瀛洲雙客到,書窗更有萬燈青。”姚元之有《詠元宵節》詩雲:“花間蜂蝶趁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在封建傳統社會中,年輕女孩是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的,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為自己物色對象或與情人相會。歐陽修《生查子》雲:“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辛棄疾《青玉案》雲:“眾裏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描述的都是元宵夜男女青年相會,相識的情景。而傳統戲曲中,《荔鏡記》中的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相遇後一見鍾情的,《春燈謎》中的宇文彥和影娘也是在元宵節定情的。所以,將元宵節稱為中國古代的“情人節”也就順理成章了。

2)猜燈謎

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集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為一身的文藝遊戲。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南宋周密在追憶南宋都城臨安城市風貌的著作《武林舊事》中曾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猜謎變成燈謎,還有個有趣的故事。相傳很久以前,有個財主,人稱笑麵虎。他見了衣著體麵的人,就拚命巴結;見了粗衣爛衫的窮人,就吹胡子瞪眼。有個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爛,一次去他家借糧時,被他趕出了大門。王少回去後越想越氣。便於元宵之夜,紮了一頂大花燈,來到笑麵虎家門前。這大花燈上題著一首詩。笑麵虎上前觀看,隻見上麵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