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少年負劍行(1 / 2)

南州邊界與中州雖然接壤,但一州之地疆域何其遼闊,白曉生帶著謝天徒步整整六個月,也不見有絲毫人煙。

終日穿行在山水之間,謝天也漸漸從悲傷的心境中走了出來。一路行來,白曉生與謝天的言語交流不過數十句。累了便靠在樹旁讀丹青墨卷,休息好了便又開始趕路。

書生終日與書為伴,不見有讀盡之日,謝天好奇白曉生到底背著多少書,倒是曾問過書生,書生隻是淡淡的回了一句“詩書三萬卷。”

當然,謝天自然是不信的。整整六月,穿行在山水之間,凶禽猛獸頻頻來襲,書生也從未出手,隻是苦了謝天這個小牛犢,不過謝天立誌為師門報仇,但凡有豺狼虎豹也從不推辭。

在野外沒有材料繪製符兵,謝天取青罡木削成君子劍為兵器,青罡為極其剛硬之木,可與山石比堅,這柄劍倒是染了不少野獸鮮血,幸運的事謝天還沒有碰到修成精怪的老妖,雖然有時遇到些厲害角色負些輕傷,也還應付得過來。

白曉生見謝天用劍,取出幾本劍法古籍丟給了謝天,不是些絕世的劍法秘籍,隻是基本入門劍決,書上有不少批注詳解,給謝天這個初學者再好不過。

若是以前在雲台觀的謝天定不會如此拚命的習劍。謝天無論是學習陣法符兵等旁門左道,亦或是對修仙之道的向往,都是出於對這個陌生世界的好奇,對這些以前從未接觸過的神奇法門的好奇,而現在謝天是為了變得更強,是為了手刃仇敵,為雲台觀雪冤。

心境的不同也意味著處世的態度不同,一有時間謝天便開始練劍,聚氣,更從白曉生那裏討了基本陣法書籍研讀,一刻不曾停歇。

若是有人看到這一幕,定會驚奇於此。兩人頗有默契,白曉生專注於書籍,謝天也忙於增強實力,各自專注於自己的路,在自己的道路上探索。

謝天也有不少的時間思索一些以前從未想過的事。謝天前世出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工人家庭,謝天的出世並未給這個家庭帶來更多的歡聲笑語,反而讓這個家庭平添了許多沉默與壓抑。因為謝天有天生的肌肉萎縮症!謝天十歲時父親勞累過度患重病不治與世長辭,母親柔弱的肩上扛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

生活的壓力讓母親愁苦不堪,母親請來一位算命先生為謝天卜算命運,先生之言謝天如今都還記憶猶新。“你兒子命格居齊,為極陰之日出世卻又恰逢極陽的時辰,其星宿為胃宿,主劫難,坎坷一生,不到二十歲必遭大劫。奇怪的是命理為絕處逢生之象,為此我卜了一卦,其卦為雷天噬卦,意象不明,老夫也不敢妄斷。”

自算命先生走後,謝天對命理玄學愈發的感興趣,讓母親買了些便宜破舊的易書專研。謝天家徒四壁,家裏連電視都沒有,終日與玄學相伴,這一看就是整整八年。謝天十八歲時母親勞累不堪,駕鶴西去。謝天自此流落街頭討食。十九歲於饑寒交迫與重病折磨之下死於街頭。

偶爾謝天回憶起前世的經曆,若要說那段記憶中給謝天印象最深的,那邊是易經八卦。易為周易,相傳為伏羲仰觀天文俯視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以畫八卦,周文王以八卦相疊而創六十四卦類象天地萬物,故世人稱易為周易。謝天為何會想起這些?還得源於白曉生在途中曾拿出一幅九州的大致地圖,中州位於中心,其餘八州圍而繞之,讓謝天瞬間就想起了八卦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