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延安《解放日報》改版,其核心內容是打破以往形成的模式化的老套路。改版前,該報在版麵內容的編排上采用的是一國際、二國內、三邊區、四本地(延安)的套路。按照這個套路,頭版上都是一些來自國外通訊社的國際新聞,即使是與我國關係不大的,沒有多少新聞價值的東西也照樣刊登。而延安發生的一些重大事情,按習慣做法卻上不了頭版。像《中共中央通過根據地土地政策》這樣的重要消息隻是發在三版。改版後,版麵編排順序進行了大調整,延安的、邊區的重要新聞上了頭版,這是一次曆史性的突破,在黨的新聞事業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在後來黨的新聞工作改革中,摒棄舊模式,改變老套路,始終也是重要內容之一。
再如新聞工作中的“慢三拍”做法,也是長期來所形成的一種舊思路、舊模式。新聞事件發生了,作為新聞媒介本應爭分奪秒,快采快寫快編快發,及時將新聞報道出去。可是我們一些媒體,為了怕拿不準而犯錯誤,往往“不急不忙”,左請示右報告,要等待領導發話後再作報道。這樣一來,我們的報道常常會比國外一些媒體“慢三拍”,結果貽誤了時機,經常造成被動局麵。
在通訊技術高度發達,國際傳媒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這種“慢三拍”的做法,已經越來越無法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了,如果依然不作調整和改進,隻會使自己在新聞競爭中越來越被動。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轉變舊觀念,摒棄舊傳統,加大改革創新方麵,已經嚐到了許多甜頭。例如,我們把“信息觀念”、“服務觀念”、“受眾觀念”、“競爭觀念”、“效益觀念”、“經營觀念”、“市場觀念”等這樣一些全新的新聞與傳播觀念引進新聞工作實踐和新聞理論研究中。
這些新觀念的引進,使我們改變了過去主要從政治宣傳的角度,從事業管理的角度來認識新聞工作,組織新聞報道,改革新聞事業的舊觀念、舊模式、老套路,而能夠注意從信息傳播、從滿足受眾需要的角度來選擇新聞,組織報道;從市場競爭、從經濟效益、從產業經營的角度來管理和經營新聞業,來考慮新聞業作為一種信息產業的發展問題。這就使我們的新聞工作大大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路,使我們新聞業的經營與管理從此逐步走上了規範化、科學化和現代化的道路,為其快速發展提供了動力和保障。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幾十年來,中國共產黨的新聞工作正是在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汲取教訓,不斷反思失誤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清醒、越來越理智、越來越聰明起來的。在今後的前進道路上,這仍然是黨的新聞事業今後求得不斷發展所應取的態度和做法。
中國共產黨的新聞事業之所以產生上述一些失誤和錯誤,有這樣一些教訓,原因應當說是多方麵的,性質也各有不同。有的是由於曆史與現實客觀條件的局限,有的是由於黨的某些組織和領導者個人主觀因素的影響;有的是由於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出現偏差所致,有的是由於新聞機構自身的決策和行動失誤所致,有的又是由於某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的偏差所致;有的屬於政治立場問題,有的屬於思想認識問題,有的又屬於工作作風問題;有的是黨處在成長過程中客觀上難以避免的問題,有的是通過主觀努力完全可以避免的問題;有的是在一定曆史條件下偶爾發生和出現的問題,有的是在日常工作中長期存在一直未能很好解決的問題。
然而,不管是在何種原因下產生的問題,也不管是屬於何種性質的問題,客觀的原因也好,主觀的原因也好,偶爾發生和出現的問題也好,長期存在的問題也好,我們都要看到,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損壞了黨的新聞事業的聲譽,貽誤了黨和政府的工作,影響了黨的新聞事業同人民群眾的關係,因此,我們都應當予以高度重視,要主動、認真地總結其中的教訓,並且努力地加以糾正和克服,以使黨的新聞工作能夠在現有的基礎上取得更大的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