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理論素質,提高其理論修養,使他們掌握必要的理論原理和理論思維方法,具備相關的理論知識和一定的政策水平,並能運用這些原理、知識和方法,去解決新聞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通常我們所說的“理論教學”,一是指專業基礎課的理論教學,主要是新聞理論課的教學,二是指專業應用課的理論教學,主要是業務課中的理論教學。
新聞理論課旨在向學生講授新聞的本質特征和新聞傳播活動中的各種矛盾關係以及新聞事業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的社會功能和特點,它的工作原則、方法和一般規律。
新聞理論課在整個新聞學課程體係中處在基礎和核心的地位。學好新聞理論課,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新聞學的基本原理,掌握新聞工作的基本原則、方法和一般規律,從而有助於學生更加自覺地運用新聞規律、原則、知識和理念去做好新聞工作。同時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素養,使他們能夠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和牢固的職業信念,從而能夠自覺獻身新聞事業。
新聞理論教學應當注意緊密聯係新聞工作實際和學生思想實際,引導學生關注新聞界的理論與實踐問題,使他們通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提升自己的理論素質,成為悟性好、層次高、敏感性強、後勁足的新聞從業者。
新聞學專業實踐性很強,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很高,它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踐來感知、體驗和消化所學的理論,並最終通過掌握新聞采編的實際能力來檢驗學生的理論素養和業務水平。因此加強實踐教學是新聞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其重要特點。
在加強實踐教學方麵,很多新聞院係創造了很好的經驗,包括實行課堂實踐教學,開展課外實踐教學等,特別是組織學生利用假期和實習階段到媒體進行實踐教學和訓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新聞院係要格外重視對學生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的教育,要努力培養願意自覺獻身新聞事業的德才兼備人才,使學生成為有理想的“有誌者”、懂理念的“有識者”、講理性的“有德者”。
“有理想”,是指要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的新聞職業理想,做忠於人民新聞事業的新聞工作者;“懂理念”,是指要教育學生堅持科學的新聞專業理念,做具有良好專業素質和人文情懷的新聞工作者;“講理性”,是指要教育學生遵循基本的新聞職業規範,善於理性把握自己,做品德高尚、行為理智、行動自覺的新聞工作者。
同時,根據媒體和社會的需要,還要注重培養應用型、複合型、融合型、專家型各類人才。
所謂“應用型人才”,是指業務熟練動手能力強;所謂“複合型人才”,是指擁有多方麵知識與技能;所謂“融合型人才”,是指能夠掌握多媒體采編製播技能;所謂“專家型人才”,是指具有某一領域豐厚專業知識。
總之,新聞教育一定要注意體現新聞職業的專業性、技術性和新聞學科的學術性、人文性的有機結合。
3.充分發揮新媒體和新技術作用
在新媒體不斷湧現、新技術不斷更新的情況下,我們要深入研究新媒體和新技術給新聞教育帶來的新問題、新變化和新機遇。要善於運用新媒體和新技術改進新聞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新聞與傳播教育的變革和發展。要創造條件幫助學生盡可能掌握新媒體、新技術,增強他們融合各種新的傳播技能,適應新的傳播環境需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