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五千多年前,是時,地球之上,六合四海之間,照以日月,經以星辰,紀之以四時,要之以太歲,大道衍化,百族繁衍,或夭或壽。當時蠻荒大地妖獸縱橫,高山湖海亦有神靈,更有大能者悟得天機超凡入聖。其中有號為元始天尊而立闡教,有闡發、闡明、天辟之意。以奉天承運,以順應天道之勢,遵守天道之意為立教根本,為眾生闡述大道真理。另有號靈寶天尊而立截教,其教意強調個人修行。主張上道無德,下道唯德。拋棄了繁雜的道德觀念,一切皆以本心待之。天道五十衍四十九為定數,一線生機遁去,截乾教正是截取這一線生機。截教行事氣質逍遙灑脫敢破敢立,能破能立,以自身道法利劍斬破世間種種虛幻、束縛,為眾生截取一片生機。而另一位大能號道德天尊,化身一千二之數各行教化,如同大道多種的呈現。每個化身均為獨立的存在,化做不同的生靈去感悟不同的“道”。當這具化身生命終結時便回歸了本體,並帶去了這一世的經曆,他便通過如此累積去以萬法歸宗之意參悟大道的本源。而他的本體則在虛無寬廣之地開辟一界名為‘太清仙境大赤天宮‘。而此三天尊實為’盤‘開天辟地後清氣所化成形,能通曉古今,明晰天地的由來故後世並稱為“三清”為一氣化三清之意。並因‘盤’為遠古開天第一人而稱為‘盤古’。
而人族便同存於大地,逐水而居,當時人族勢弱,即無妖獸之尖牙利爪皮毛,亦無翅膀以能飛天,更無神靈天賦神通,在天災獸禍麵間更無還手之力,時常淪為一些吃人妖獸的食物幾近滅絕淘汰。但人族卻是由盤古軀體演化而來與盤古形體相近,而具有大氣運,而且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人族學會了團結,依靠群體共同生活,所以雖一直在夾縫中生存卻暫無滅族之禍。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餘。凡是皆有兩麵性,人的直立行走,使人的視野更加開闊,經常遊走與危險之間使人每天精神高度集中變的越來越聰明,更加善於思考感悟。而人手的形態更使人具備了無限的可能,身體的脆弱使人得不到更多的肉食,隻好在不斷嚐試著去吃各種野草野果,逐漸人們找到了更多的食物並學會了爬樹,學會了使用簡單石器為工具幫助人們獲得更多的生存保障。其中有一人觀察鳥的樹上結巢而獲得靈感,便帶領族人上樹建立巢穴躲避地上的猛獸,進一步保障了人的生存,而族人便稱他為‘有巢氏‘後來人們觀察看到雷擊草木引起大火焚燒著山林鳥畏懼爭相而逃,火災過後更有逃避不及時的動物被燒焦燒熟,人們高興的感謝著天火的饋贈,更是十分小心的將一些未熄滅的火種保存起來留做備用。火的出現無疑使人們終於脫離了茹毛飲血的日子,使得人的文明得到了很大的進步。日子一天天過去,當‘有巢氏’的兒子發現火生之於木時,更是經過不斷嚐試總結,取火成功更是擺脫了天火的局限,人的世界更寬廣了。世人便將這位取火成功的人稱為‘燧人氏’。而燧人氏觀演天地星辰、人之生存明白了人道,而人生於天地間,大地孕育了萬物供人生存,天空的雷雨電風更是引動著大地的變化。而這所有的一切卻又是遵循著自然的變化。正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更是發明了結繩記事方法將所總結的東西記錄下來,並在村子裏建一土台傳授自己總結的知識。
某日,人族部落中一位叫華胥氏的女子外出,在雷澤中無意中看到一個大大的腳印,好奇的華胥氏用她的足跡丈量了足跡,不知不覺感應受孕,後來生育出了一對兄妹,均為人人首蛇身,這對兄妹便是伏羲、女媧。兄妹二人天生聰慧,一日九變,人人都認為是他們為天生神人,他們教會人們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且發現了一些藥草可以治療人的一些疾病,女媧更是創造了瑟、笙簧、塤等樂器並創作樂曲歌謠豐富人的生活。並且倡導了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得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隻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隨著時間延續人族在他們的幫助下逐漸壯大。隨著壯大,人族更是能能捕獲一些不具威脅的妖獸,而人們更是發現,吃了一些的妖獸更是使人能強化身體,治愈一些疾病。如當時有一座山名曰‘甘棗山’共水發源此山向西流入黃河,山中多檍樹,山下有一種草名為‘籜’,莖幹與葵花相似,葉子如杏葉,花為黃色,果實狹長無隔膜,人們發現它能治療眼睛昏花。山中的有一種妖獸名叫‘熋‘形狀像一隻大型的灰色老鼠,吃了它的肉能冶療頸上長瘤。向東十五裏的一條河名曰’渠豬‘河中有一種魚形狀像白鱘但長著紅色的嘴紅色的尾巴紅色的鰭,吃了它的肉可以冶療白癬。伏羲、女媧就這樣帶領著人族慢慢的變的強大起來並有自保能力能立足於這個蠻荒的大地上。
但是人族卻不像一些生靈,天生具備神通,擁有法力,像是始終有一層殼阻擋著人與天地的溝通。人們對自然一無所知,不知道天氣為什麼會變化,日月會運轉,人會生老病死。人們在學會思考後總會有不同的問題無法解答,便經常會問伏羲,但有些問題伏羲也無法解答,人們對未知總會感到茫然並因茫然而會恐懼。伏羲為此經常環顧四方,揣摩著日月經天、鬥轉星移,猜想著大地寒暑、花開花落的規律。他又獨自走出人族的部落行走山川河流之間去觀察天地自然的變化,他餐風飲露,忘去了自己的存在,一心沉浸在大道本源的感悟之中。當你去選擇用心做一件事沉浸其中時,那麼周圍總會有些事物會影響的著你。像是一涓涓細流不斷的流向窪穀,彙聚成了江海湖泊,但江海亦有大小深淺之分,故人生的積累也要取決於你的深度與廣度。伏羲行走於天地之間仰觀天空星辰,地俯草木鳥獸,時而迷茫時而微笑,他看到天不是以前看到的天看到的地不是以前看到的地。他像是完全與周圍融為一體,懵懂的鳥獸感受不到他的威脅,時而圍繞他的腳邊,時而停在他的肩頭舒服的迷著眼睛就好像回到了自己母親的懷抱。他走進強大妖獸的領地但那些妖獸好像感覺不到他的存在,天空飄起了雨但是卻無法沾濕他的衣服,如同他行走於另一個世界。天地在他心中不斷的褪去了麵紗慢慢的將真實的樣子呈現在他的麵前,天道運行周而複始,永無止息,誰也不能阻擋,人族便應效法天道,自立自強,不停的奮鬥下去,大地,地貌平直,方正,遼闊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的根基,它無天那麼高高在上,神聖神秘,卻讓人感到實在,親切如同母親一般讓人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