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杉枝繁葉茂,樹姿優美。春來嫩綠,夏至青蔥,入秋變黃,臨冬轉紅而葉色多變,因其“前無古人”被譽為植物的“活化石”,成為深受人們喜愛的名貴樹種。
水杉為鬆科落葉喬木,其樹身高大挺拔,樹高可達40餘米,枝條層層舒展,形如寶塔。水杉生長迅速,每年可長高0.3~0.8米,生長10年樹高可達10米,20年即可成材。水杉適應性強,遍布歐、亞、美洲,北到阿拉斯加,南到赤道以南的爪哇,都可見到它的身影。
水杉為何被稱為植物的“活化石”呢?這要從它的身世說起。在幾十萬年以前,地球上廣大區域裏,都生長有繁茂的水杉類植物。後來,由於北半球北部冰川的影響,水杉類植物遭受嚴寒而基本滅絕了。近代,人們隻在它生長的地層中發現約10種水杉化石。人們一直都以為水杉這種植物已經滅絕。一直到20世紀40年代,我國科學家在四川萬縣、湖北利川市首次發現活的水杉植株,其中,“天下第一”的水杉王就生長在湖北省利川市的謀道鄉,當然,該市的小河鄉也是水杉樹的聚居地之一。這一發現立即震動了世界科學界,這種水杉樹便被譽為“活化石”。1975年,國務院把水杉列為我國一類珍貴樹種。
為什麼能在我國發現活的水杉呢?據研究發現,我國處於較低緯度,冰川時期大部分地區並未被冰川所覆蓋,與歐美大陸冰川地區有較大區別。冰川的活動範圍較小,整個地勢略呈突起向南傾斜的馬蹄形盆地,成為了植物的避難所。許多植物在這種特殊地貌的環境中被保留下來,水杉就是其中之一。
現在,我國已采取了一係列的措施保護水杉,使它能更好地生長、繁衍。同時,水杉地的聚居地也引來了眾多的外國友人,水杉樹被遠播到他鄉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