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聲] 碧溪鎮黨委委員、組織員

張朝華:輸出勞動力,引回生產力;輸出打工者,引回創業者。我們有許多外出務工人員在外打拚多年,積累了經驗,懂技術,有資金,所以我們通過開展“雙輸雙引”活動扶持鼓勵這些外出務工人員在家創業,變“返鄉潮”為“創業潮”,以創業帶動就業。

化“危”為“機”,借“機”發展。泰和縣結合流動黨員“雙輸雙引”活動,建立縣、鄉、村三級創業服務網絡,在稅收、辦證、用地、小額貸款等方麵出台政策,鼓勵、支持有創業願望和創業條件的返鄉人員在家創業,吸引人才回鄉、資金回流、信息回歸、企業回遷。同時,建立返鄉創業園。為返鄉農民工創業打造寬廣平台。如今,在泰和,已有1200多名返鄉農民工在家創業,帶動3000多人就業。

(音樂《江山》起):山花爛漫叢中笑,三千溝壑春意濃。走馬泰和,返鄉農民工林芳開餐館、寧鬆華忙造林、王思超辦廠子……一路的創業典型,一路的黨組織服務返鄉農民工創業故事。放眼全縣,各級基層黨組織“兩摸清一對接,服務返鄉農民工”主題活動如火如荼,處處迸發著共產黨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

(伴隨音樂《江山》出製作人員名單)

(歌詞:一心為了老百姓的苦樂酸甜,謀幸福,送溫暖,日夜不忘老百姓康寧團圓。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產黨永遠的掛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產黨生命的源泉……)

(本片獲全市第七屆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評比工作片類一等獎 )

【專題片腳本】

【字幕】:

“加強非公有製企業黨的建設,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引導和監督企業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領導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團結凝聚職工群眾,維護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黨的“十六大”報告

第五節

映日荷花別樣紅

——泰和縣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紀實

【起音樂】

這是一座美麗而又年輕的城市,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贛中大地的錦緞上;

這是一片希望而又神奇的土地,似一幅多彩的丹青,展示著自己獨特的魅力。

泰和,這塊曾經譜寫過無數壯麗詩篇的紅土地上,今天,非公有製經濟正風起雲湧。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非公企業的突飛猛進,離不開黨建工作的強力支撐。“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近年來,泰和縣不斷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積極探索適應非公有製企業特點的黨建工作新路子,譜寫了一曲企業發展和黨建工作互促雙贏的新樂章。

【字幕】 非公企業黨旗紅

今年6月份,泰和縣創下了一項紀錄:全縣28家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組織單獨組建率達100%,在全市率先實現了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全覆蓋。

時光倒流到幾年前,與泰和非公有製經濟快速發展相比,全縣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曾一度相對滯後:黨員數量偏少,黨組織覆蓋麵不廣,一些企業主對黨建工作不熱心、不支持。

紅土之上,紅色種子能否生根,能否釋放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巨大能量?這是擺在各級黨組織麵前的一項重大課題。

【同期聲】中共泰和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鍾用洪:非公企業是經濟建設的主力軍,我們要以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為核心,大膽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新路子,著力提高覆蓋率,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和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實現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雙贏互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