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精英
在哈佛學子中,比爾·蓋茨應該是最著名的一位。他曾經連續13年蟬聯世界財富冠軍。
比爾·蓋茨的一生都在追逐財富,為此耗費了他的大量精力和心血。他對金錢的看法與眾不同。對於他所擁有的財富,比爾·蓋茨表示:“我隻是這筆財富的看管人,我需要找到最合適的方式來使用它。”這就是比爾對金錢最真實的看法。蓋茨很少關心錢的問題,對自己股票的漲跌也不過問。他經常會告訴那些向他求經的朋友:“當你有了1億美元的時候,你就會明白錢隻不過是一種符號而已,簡直毫無意義。”
比爾·蓋茨有足夠的金錢,但他的生活卻非常節儉。他穿衣從來不看衣服的牌子,隻要穿起來感覺舒適就可以了。一次比爾應邀參加由世界32位頂級企業家舉辦的“夏日派對”,在派對上,他所穿的是妻子梅琳達先前在泰國給他買的用來拍照時穿的衣服,樣子還不錯,但是價格還不到歌星、影星一次洗衣服的錢。比爾從來不在乎自己穿的衣服是否昂貴,在他看來:“一個人隻要用好每一分錢,才能事業有成、生活幸福。”
一個人追逐財富但是又很節儉,在很多人看來會會覺得有些矛盾。但比爾·蓋茨就是這樣的人,他追逐財富,隻當它是自己價值的體現;然而他又非常節儉,因為他的所有財富都要用在該用的地方。
2008年6月27日,比爾·蓋茨正式從微軟退休,將580億美元身家捐獻慈善事業。在此之前,他已經為世界各地的慈善事業捐出超過290億美元的財富,成為世界上最慷慨的夫人。並且,以蓋茨夫婦兩人名字命名的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私人慈善組織,其基金規模是老牌的福特基金會的3倍、洛克菲勒基金會的10倍。
君子愛財,既要取之有道,又要用之有道。比爾·蓋茨舍天下之財,成天下之善。他的這種財富觀是對待金錢的正確態度,值得人們學習。
1. 對待財富的正確心態
財富課是哈佛大學最具特色、最受歡迎的成功人生課程。哈佛大學商學院的金·克拉克院長、斯蒂芬·考夫曼博士、戴維·貝爾博士、理查德·特德洛博士等十幾位學者,都曾經主講過財富課程。哈佛的財富課,強烈地感染了幾代哈佛學子,為人們開啟了一片以全新的理念認識財富、獲得財富的自由天地,深深影響了千千萬萬個美國的家庭,使得數百萬人從中受益,被譽為是“21世紀的人生必修課”。
哈佛的教授們這樣教導人們:“財富的成果可以繼承,而財富的創造卻無法遺傳。”“每個人都具有財富的潛能,每個人都能實現財富的夢想。隻要你從現在開始努力。”
哈佛從來不排斥財富,不僅鼓勵學生們追逐財富,而且哈佛的管理者們也這樣要求自己。哈佛大學獲得的捐贈基金居全美高校之首,至2008年6月,基金總額已高達369億美元。這筆寵大的資產由隸屬於哈佛大學的哈佛管理公司管理。近10年來,哈佛管理公司始終保持著15.9%的年均回報率,而表現平平的大型機構基金的年均回報率僅為10.1%。憑借這一驕人業績,哈佛大學額外獲得了122億美元的收益,這幾乎與美國高校財富排行榜的亞軍——耶魯大學所獲得的捐款旗鼓相當。
哈佛管理公司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豐碩的成果,是因為它運用的投資策略與普通投資者截然不同。哈佛管理公司采用優秀投資組合模式,在投資組合中幾乎沒有單純的常規項目。哈佛管理公司買到了最優秀的對衝基金。哈佛對這些基金的投資占到公司投資總額的12%,通過這樣的安排,公司希望以後無論股市如何漲落,自己都能獲得可觀的收益。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貧窮都是一種失職。對自己來說,沒有物質基礎作後盾就無法充分展現自己的能力。對於所愛的家人來說,沒有錢就無法成為一個好丈夫、好父親,也不能盡心地孝敬父母。沒有實際行動和物質作為表達,僅僅憑一顆愛心無法為妻子提供溫馨的房屋,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更無法安排老人的晚年生活。
1985年,26歲的吳鷹還沒有成為UT斯達康公司的總裁,隻是一個在美國求學的窮學生。當他踏上美國的土地,在機場迎麵遇到一位美國小女孩:“先生,請您獻一點愛心,救救非洲兒童吧。”吳鷹從口袋裏掏出幾十美分準備投到捐款箱中,卻被小女孩攔住了,“對不起,募捐最少標準是2美元……”這個標準讓吳鷹有點遲疑,因為他來美國後身上的全部費用隻有30美元。就在吳鷹還在考慮要不要繼續捐款時,小女孩開口了:“先生,原來你不是日本人啊。”然後小女孩就一臉不屑的走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