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鷹趕緊追上小女孩,她不耐煩地問他想幹什麼。“我隻是告訴你,我是中國人!”吳鷹邊回答邊將兩美元放進了募捐箱,並說:“不是隻有日本人才會捐獻。”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說:“對不起,負責人事先跟我們打過招呼,千萬別找中國人募捐……”
這件事讓吳鷹深受刺激,認識到貧窮是一種恥辱,如果一個國家貧窮,那麼整個國人也會臉上無光。
如今的中國早已不是八十年代初期的樣子,經過這十幾年來的發展,我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在整個世界的經濟結構體係中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2008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更是令世界對我們刮目相看,脫去貧窮外衣的中國,正在大步向最富有國家靠近。
所以,不管是對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人來說,富有都是值得誇耀的。猶太人將貧窮視為恥辱,認為一切罪惡都是起源於貧窮,而富有是自由、安定的基礎。這個觀點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得到印證。很多的事例都證明了,犯罪與貧窮存在一定的關係,當貧困人數上升時,犯罪活動也會增加,反之,犯罪活動則會減少。
如果一個人一生都處於貧窮的狀態,那麼他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因為沒有錢就會為了謀生而去做自己並不喜歡的事,即使是有遠大的抱負和美麗的夢想,也隻能暫時為了區區五鬥米而折腰。一個人無法實現自己夢想的最大原因往往就是缺乏金錢。
貧窮還是導致各種不和諧現象的主要原因,據統計,大部分家庭的破裂,第一大因素是因為錢。俗話說的“貧賤夫妻百事哀”,這句話已經被統計學所驗證。
因此,如何致富,如何獲得足夠的經濟資源,對於每個人來說也是一種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責任。所以,崇富是一種非常必要的積極心態。
但是,很多人因為對金錢本身缺少認識,從而產生鄙夷和仇視的心理,所以,要建立崇富的心態,首先必須正確的認識金錢。在日常生活中,金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甚至到了沒有錢就寸步難行的地步。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正當賺錢,用自己的頭腦、勞動等賺錢,讓自己家人過得幸福,這不僅不可恥,還是很光榮的事情。同時,我們也需要認識到,所有與金錢有關的不合法、不道德、墮落的現象,其罪魁禍首並非是金錢,而是由金錢滋生出來的貪婪和無知造成的。金錢是人類思想的產物,它並不具備任何感情色彩,也不會對任何人產生不利影響。消除了對金錢的偏見,才會認為崇富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人在衡量商業成就時,標準是錢。用錢去評估資產和債務、利潤和虧損,所有與錢無關的都不會被考慮進去。但是我認為,人生與商業一樣,也有盈利和虧損。
————哈佛幸福課教授 本·沙哈爾
哈佛心理訓練44: 如何讓錢生錢
⑴製定計劃。
給自己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理財計劃,該項計劃包括消費和儲蓄計劃,債務計劃,保險計劃,投資計劃,退休計劃等。
⑵多種投資。
進行多種投資組合,最適合普通人的投資組合是:40%銀行儲蓄、30%買債券、10%買保險、10%買股票、10%用於其他投資。
⑶馬上行動。
不要等到五六十歲才開始這個計劃,而是從計劃製定的那一刻開始執行。對於理財而言,越早實施對理財人越有利。
⑷堅持執行你的理財計劃,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要輕易放棄。
2. 成由勤儉敗由奢
英國著名外交官皮爾利捷斯特教育兒子時說;“賢明而聰慧的人,金錢和時間同樣不浪費。”這句話所傳達的就是節儉的思想。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語雲:小富由儉,大富由天。古人相信隻要以處處節儉的態度對待生活,就可以逐漸富裕起來。這種說法並非沒有一句,不是有個成語叫“積少成多”嗎?解釋這個成語的最好方式就是直接用數字進行計算,打個比方,如果你一天節省5元的煙錢,如此雷打不動的堅持20年,你便節省下了36500元,5元錢也許很微不足道,但是36500元卻相當於現在很大一部分人一年掙的錢。如果我們再將這些錢用來購買股票或者基金,還能夠收獲更多。所以,千萬不要小看了節儉的作用,它不僅可以讓我們擺脫貧困,甚至還是很多人致富的原因。
沃爾瑪以“全球最低價”而聞名世界,它的創始人薩姆·沃爾頓也是著名的節儉人士。
有一天,連鎖店裏的一位新員工在給顧客包裝商品時,多用了半張包裝紙,繩子係好後又多剪了一段,這些剛好被巡視的沃爾頓看見,於是對那位員工說了一句引人深思的話:“小夥子,我們賣的貨是不賺錢的,隻是賺一點節約下來的紙張和繩子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