⑷寫日記:寫日記是一個很好的發泄渠道。當你有了什麼心事,又不便對他人提起,或者有什麼委屈和憤恨,都可以用筆記下來。現在似乎寫日記的人越來越少了,其實在寫的過程中,你會感到情緒漸漸穩定下來,當初的激動不見了。
3. 越簡單越健康
哈佛告訴學生,當生活越簡單時,生命反而越豐富。如果放任自己的內心被欲望占滿,便給人生的悲劇拉開了序幕。
《金剛經》中說:“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與《黃帝內經》說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說人應該有一顆簡單的心,越簡單的人越健康。
簡單是有益於健康的一種積極心態。
意大利有一個叫坎普迪米裏的小村莊,那裏的居民因普遍長壽而文明。當問及健康長壽的秘訣時,當地人認為,長壽並不需要刻意去追求,隻需“生活簡單”即可。
在該村的850名居民中,有10人超過100歲,50多人在90歲以上,還有很多超過80歲的老人,他們從外表上看依舊顯得格外健康和精力充沛。他們很少生病或上醫院,據說20年前,當地曾有一家醫院,但是卻10多年沒有一個病人上門,隻好被迫關閉。
有人在仔細研究了他們長壽的原因後,認為可能與當地清新的空氣尤其與飲水質量有關。因為坎普迪米裏數百年來都以礦泉水馳名,這些礦泉水可以用來預防血管硬化。也有人認為長壽與當地人的健康飲食有關,他們常吃的食品主要包括橄欖油及新鮮的自製麵包,自製紅蘿卜意大利粉,洋蔥及番茄,海鮮、橄欖油炒蝸牛、青豆、豌豆等。
然而,當地居民卻有不一樣的觀點,他們認為,長壽並不是刻意追求的結果,隻是簡單的山區生活習慣使他們健康長壽。104歲的老伯帕奇亞說:“我們隻是呼吸新鮮的空氣、飲用清純的泉水、進食健康的食物、過著非常平靜簡單的生活和享受子孫滿堂的安樂日子。”
因為簡單生活,所以長壽,越簡單越健康,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外國,這樣的事例都不少見。
在我國的山東省招遠市宋家鎮臥龍某村,有一位年過百歲的老人於桂美,於婆婆婚後無子無女。丈夫去世後,她與養女相依為命,艱難度日。到了106歲的高齡,老人仍能燒火做飯、縫補漿洗,將家裏家外收拾得幹幹淨淨。
當有人問到她有什麼長壽的方法,老人認為自己長壽最大的原因就是心態簡單平和,哀不大悲,樂不大喜。
確實,簡單意味著不會有太多過激的情緒和表現,而醫學研究結論證明,一些過激的複雜的情緒都是對健康有害的。
人在厭惡時,上唇扭向一邊,鼻子微皺。這種表情幾乎全世界都一樣,它明白無誤地顯示:某種氣味令人惡心。達爾文認為這是為了關閉鼻孔,阻止吸人讓人厭惡的氣味,或欲張嘴嘔出有毒的氣體。
悲哀可以幫助調節嚴重的失落感,諸如最親近的人逝去或重大失敗等。但是,悲哀也會減退了生命的活力與熱情,使得悲哀者對任何積極的有益於身體健康的娛樂產生抗拒心理,繼續下去幾成抑鬱,機體的新陳代謝也因之減慢。
所以,和一些複雜的負麵情緒相比較,簡單心態對健康的影響可以說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上麵的兩個事例中提到的簡單的心態是一種積極的,以保持身體健康而持有的心態,這種簡單並不意味著遠離社會遠離生活,不思考不勞動,什麼都不做;也不是讓所有人到深山老林裏去隱居,而是教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顆平常心,工作時以入世的心態積極認真地去拚搏去奮鬥,敢於在競爭中取勝。而在該休息和無謂的爭奪上,則以出世的心態把一切都放下,讓心境處於一種淡泊自然的狀態。
所以,要保持心態“簡單”,其實並不簡單。孟子說:“養心莫善於寡欲。”意思是說:修養心性的辦法最好是減少物質欲望。“無欲則剛”,減少了內心的欲望,自然就能夠去繁就簡,讓心態變得簡單。那麼,應該如何減少對物質的欲望呢?
首先,當然是抗拒外界物質的誘惑,不為這些誘惑所幹擾。麵對這個色彩繽紛的世界,以及各種各樣的誘惑,金錢、官位、女色等都可能使人心動神馳,如果能夠抗拒這些誘惑,自然就可以做到無欲無求。
其次,心要靜,少煩惱。陶鑄有句名言:“心底無私天地寬。”是說無私才能心寬,心寬就不會有很多的欲望。
自信地朝你想的方向前進!過你想過的生活。隨著自信的激勵,人生的法則也會變得簡單,孤獨將不再孤獨,貧窮將不再貧窮,脆弱將不再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