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危機就是轉機——戰勝危難要學困境心理學(2)(1 / 3)

從前,有兩位住在鄉下的陶瓷藝人,一位叫鮑勃,另一位叫艾克。他們聽說城裏人喜歡用陶罐,於是便決定將自己燒製的最好的陶罐賣到城裏去。經過十多年的反複試驗,他們終於燒製出了他們認為最好的陶罐。他們幻想著,整個城市的人馬上就能用上他們的陶罐,而他們也能因此過上富裕的生活時,他們便興奮不已,於是他們雇了一艘輪船,準備將所有陶罐都運到城裏去。

沒想到,輪船中途遇到了強烈風暴,等風暴過後,輪船靠岸,陶罐卻全部成了碎片。他們的富翁夢也隨著陶罐一起破碎了。鮑勃提議,先去酒店住上一晚,來一趟城裏不容易,不如休息一晚後,明天再在城裏四處走走,好好見識一下。而艾克則捶胸頓足地痛哭了一番後,問鮑勃:“你還有心思去城裏四處走走,難道你就不心疼我們辛辛苦苦燒出來的那些陶罐?”鮑勃心平氣和地說:“我們失去了那些陶罐,本來就夠不幸的了,現在,如果我們還因此而不快樂,那不是更加不幸?”

艾克覺得吉姆的話有道理,於是跟著鮑勃去城裏好好地玩了幾天。他們意外地發現,城裏人用來裝飾牆麵的東西很像他們燒製陶罐的材料。於是,他們索性將那些陶罐的碎片全部砸碎,做成馬賽克出售給城裏的建築商。結果鮑勃和艾克不但沒有因為陶罐的破碎而虧本,反而因為出售馬賽克而大賺了一筆。

當危機來臨時,放棄怨天尤人,能夠再進一步想想該如何應對的,才是成功者應有的態度。很多時候,看似山窮水盡,隻要調換一下思維,就會柳暗花明,危險就變為機會。

詹姆士·楊原是新墨西哥州高原上經營果園的果農。每年他都把成箱的蘋果以郵遞的方式零售給顧客。一年冬天,新墨西哥州高原下了一場罕見的大冰雹,眼看著一個個色彩鮮豔的大蘋果變得疤痕累累,詹姆士心痛極了。

“冒退貨的危險呢,還是幹脆退還定金?”他越想越懊惱,歇斯底裏地抓起受傷的蘋果就拚命地咬。忽然,他的動作停頓了,他發覺這蘋果比以往更甜、更脆、汁多、味美,但外表的確難看。

第二天,他開始實施自己的想法了。他把蘋果裝好箱,並在每一個箱子裏附上一張紙條,上麵這樣寫著:“這次奉上的蘋果,表皮上雖然有點傷,但請不要介意,那是冰雹造成的傷痕,是真正的高原上生產的證據。在高原,氣溫往往驟降,因此蘋果的肉質較平時結實,而且還產生了一種風味獨特的果糖。”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顧客都迫不及待地拿起蘋果,想嚐嚐味道,“恩,好極了!高原蘋果的味道原來是這樣的!”顧客們交口稱讚。這一奇妙的創意不僅挽救了陷入絕境的詹姆士,而且還為他贏得了大量專為此種蘋果而來的訂單。

命運交給你一個酸檸檬,你得想辦法把它做成甜的檸檬汁。

——哈佛大學第21任校長 艾略特

哈佛心理訓練62: 發掘潛意識突破困境

潛意識常常是人們解決問題的助手,當人的意識全神貫注於某一問題時,潛意識在暗中相助。一個人在遭遇危機,身陷困境時,應學會有意識地去進行潛意識思考,幫助解決關鍵問題,突破困境。阿基米德能夠在洗澡時抓住“身體使水漫出浴盆”這一機遇而使“王冠問題”迎刃而解,是因為他的意識全神貫注於問題,潛意識才會從暗中相助。

由潛意識帶來的創意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也可能在較長時間後才出現,堅持進行以下的訓練,並且養成習慣,能幫助我們增強運用潛意識解決關鍵問題的能力:

⑴視覺化訓練。選出自己最近一直思考想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每天清晨起來,將這個問題白紙黑字寫多遍。在等待有創意性解決方案出現的過程中,注意準備好紙筆,隨時記錄下頭腦中有關解決這個問題的“一閃念”現象,並及時加以整理、加工。

⑵反複自我暗示訓練。選出自己最近一直思考想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在進行思考、實驗或工作過程中,不斷地告訴自己:“我一定能找到有創意的答案!我一定會獲得圓滿成功!”

⑶放鬆冥想訓練。人在放鬆的時候潛意識往往自然浮現出來,任何信息在這個時候都非常容易進入潛意識。對最近一直思考想要解決的問題,在每天清晨寫多遍和工作中進行專心致誌思考的基礎上,讓自己放鬆放鬆,或是爬山、散步,或是參加休閑娛樂活動,或是蒙頭睡覺,讓思維自由馳騁。同時保持警覺,捕捉隨時可能浮現的潛意識帶來的創意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