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百獸之王的老虎,一向受到人們的深切關注,人們對老虎一向是又敬又怕。在古時,人們編出許多英雄打虎的故事來安慰自己,在提倡保護動物的今天,人們不再說“打虎”了;在古時,人們還常說“虎毒不食子”,在科學日益發達的今天,人們的觀念也要變了,恐怕這句話要改成:虎不毒卻食子。
老虎一般獨居在自己的領地裏,這一領地方圓大概在百裏左右。獨居的老虎彼此間的交往要靠吼叫來進行,自己領地的界限靠氣味來劃分。老虎的分泌物氣味嗆人,嗅覺不太靈敏的老虎隻好一遍遍加強警戒。一般而言,老虎的強烈氣息可以維持3周,而這些也會被毗鄰而居的異性老虎察覺出來。
為了後代,在求偶季節,兩隻老虎才會走到一起。一旦交配結束,雌雄二虎便會各奔東西。已經懷孕了的母虎生活依舊孤獨,但對虎而言,孤獨不是痛苦而是享受。經曆了4個月的孕期之後,新生命的孕育給母虎帶來了另一種可以盼望的喜悅。
母虎一胎產仔多時可有5~6隻。這麼多兒女對弧單的母虎來說是一種負擔。它躊躇了半晌,選出了其中體弱的4隻小虎,並一一將它們吃掉。吃掉了自己孩子的母虎並不為此感到痛心疾首,虎媽媽相當實際,它隻有這麼做,體格較強的少量幼老虎才能存活下來。免疫力最強的小老虎往往被虎媽媽保留下來——自然界的生存法則就是如此。
此後兩年,經篩選而幸存下來的孩子會在虎媽媽的帶領下體味生活的艱辛。它會教孩子學會日後生存下去的必備技能——潛伏、追擊、撲咬、搏殺。
正是在“食子”的虎媽媽的帶領和教育下,老虎才會生存下來,而且“一代更比一代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