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眾生平等。據科學家們最近一段的調查研究表明:“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自然法則不單適用於智慧的人類,也適用於大自然的其他一些生物。

動物夢研究的負責人芝加哥大學的生物學家丹尼爾·馬戈利阿什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從掌握的資料猜測,燕雀會夢見唱歌。”

馬戈利阿什與同事為了進行此項研究,特別建立了一個可以使他們監測鳥類大腦中單個神經細胞活動的係統對燕雀進行深入研究,從而使科學家了解到它們唱歌時大腦的哪些部位處於活躍狀態。

馬戈利阿什說:“這個裝置能夠使我們把電極——一種記錄設備——放在與鳥的腦神經細胞非常接近的地方,這樣就可以記錄其活動。”

裝置必須非常輕巧和微小,鳥兒才可以正常活動。馬戈利阿什說:“我們進行的研究尤其困難,困為燕雀必須在籠子裏自由自在地活動。”

燕雀之所以成為科學家們進行研究的實驗對象,是因為這種鳥在籠子裏也同樣能健康生活,並能唱出連續、複雜的歌聲。

通過對燕雀唱歌時大腦細胞活動情況記錄的研究,科學家得出結論說:“我們在燕雀清醒時進行了記錄,當它睡著後,我們向它播放一些聲音。然後讓它在不受幹擾的狀態下睡眠,這時我們發現它在夢裏唱歌。”

動物會做夢並不是新發現,很多寵畜主人早已知曉並有切身體會。

這次重大發現的新意義在於:動物能做複雜的夢,而且方式類似於人類,即能重複再現白天發生的事情,尤其是所經曆的興奮與困難事。

神經專家們指出,老鼠們可以像人一樣於夢中學習或記憶。

馬薩諸塞州技術學院馬特·威爾遜教授指出,該發現在神經學方麵有重大意義:“首先,作為我院學習與記憶中心負責人,我一直強調,人類已開辟了一條研究夢的新途徑,打開了一扇新門。其次,該發現能最終幫助研究工作者搞清,人腦在亞知覺(半清醒)狀態時是如何工作的。”

由此可見,做夢不似語言與思維那樣隻有人類才有,被視為人類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