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動物遷徙靠什麼導航?(1 / 1)

世界上有許多種動物有著奇異的遠行能力。每年6月中旬,夜幕一降臨,便可見成群結隊的綠海龜從南美洲的巴西沿海出發,曆時兩個月,行程2000多公裏,到達了遠航的目的地——全長僅幾公裏的阿森鬆島。

晨曦中,沙灘上綠海龜蠕蠕而動,原來它們是旅行結婚來了。

接著,雌海龜選中了地盤,把後肢的長趾伸進沙裏,左右開弓,緩慢而有節奏地挖好了一個深坑,開始產卵。

然後,它們就用後肢把卵蓋住。完成了這一神聖的使命後,新婚夫婦雙雙下海,開始了返回巴西沿海的旅程。

位於赤道附近的阿森鬆島,這個季節天氣晴朗,陽光普照,海灘上的細沙不斷吸收著太陽光的熱量,像一位忠實的母親,使埋在沙中的龜卵漸漸孵化。兩個月後,小海龜紛紛破殼而出。這些小生命也和它們的父母一樣性急,它們爭先恐後地爬向大海,結伴遠航,遊回雙親生活的地方——遙遠的巴西沿海。它們也要尋本追源,落葉歸根。

這種奇異的本能,鳥類也並不遜色。短尾海鷗每年遷徙飛行兩次跨越赤道。4月間它們離開大洋洲的產孵地,經印尼、菲律賓、台灣、日本、阿留申群島和美洲西海岸,兜太平洋一大圈,9月間又飛回原產孵地。

身長不到4厘米的北極燕鷗習性更是特別,它營巢北極,每年6月產孵育雛,而到8月便攜兒帶女飛往南方。12月到達南極附近,一直等到來年3月,再向北極遷飛,每年飛行3.5萬公裏,曆時7個月。

中國的野鴨、大雁春季飛到較遠較冷的地區繁殖幼雛,秋季又飛回原棲息地,是人們熟悉的隨季節變更而遷徙的陸地候鳥。

昆蟲也有長途遷徙飛行的習性。別看那些小小的昆蟲十分瘦弱,卻能飛越很長很長的距離。生活在美國的一種蝶王,竟可遷飛到墨西哥。

但是各種動物怎麼知道它們什麼時候應該啟程?在漫長的旅途中又憑借什麼辨別方向,認識路線?這是揭開遷徙奧秘,揭開奇妙的遠航之謎的關鍵。科學家為此絞盡了腦汁。可是迄今為止,這些奧秘尚未能充分揭示出來。

我們知道,燕子作為候鳥的一種,人們對它能準確尋歸舊巢的內在奧秘尚未徹底解開,在100多年來的觀察探究中,專家們又發現了幾則更令人不解的歸燕現象。

從美國加利福尼亞一個名叫卡比斯克萊羅的小鎮南飛過冬的燕子,總是在第二年3月19日這天黎明,準時返回該地。人們一直好奇不解,在科學如此發達進步的今天,火車、飛機有時還會誤點,為什麼這些南飛萬裏的歸燕,卻能在長途遷徙之後正點返巢在南美洲秘魯有個伊克特什小城,每年4至8月份的每天傍晚,當聖保羅教堂的鍾聲敲響6點之後,便有成千上萬隻燕子朝阿馬斯廣場疾速飛來,霎時,遮天蔽地,竟把晚霞都蓋住了。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在阿馬斯廣場附近就有茂密的森林,燕群卻一個都不去棲息;在隻隔數英裏的鎮邊另一個廣場,那裏環境幽雅,樹木繁多,燕子也不肯光顧。

居民們注意到這個異常的現象,曾故意跟燕群開了一次不小的玩笑:將阿馬斯廣場上的樹枝全部砍光,但是到傍晚的時候,隨著教堂鍾聲的餘音,燕兒又準時地飛來了。隻見砍光的樹丫枝條上,燕子上下翩飛、盤旋而叫……在這裏,即使在不同的月份裏,太陽落山的時間不一樣,這些成群結隊的燕子也會準時聚集一起。

在中國浙江省紹興市也有這樣的“歸燕奇觀”。據清末以來的曆史記載,每年的5月中旬以後,每天下午的5時左右,燕子便開始向市區夜宿的地方靠攏。待到6點鍾,那最熱鬧的市區上空,就會一下子聚集起無數燕子,在天空中形成直徑約100多米的聚燕“雲朵”。

人們對這罕見的歸燕聚會,曾提出種種猜想,如“鳥類的本能”、“生物鍾奧秘”、候鳥的“磁覺定向”或“日月星辰導航”、“動物的第六感覺”等等。可是“正點返巢”的歸燕,其真正奧秘是什麼呢?至今尚無科學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