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虎賁循聲來到水邊,見有一七八歲的小兒正靠在水邊的枇杷樹下吃得正酣,那小兒生得可愛,隻見他臉上滿是金黃的枇杷果肉,吃到心滿意足便打了個飽嗝。月虎賁心裏稱奇,按時令來講,那枇杷本是夏日結果,如今深冬時節卻滿樹碩果累累,更何況那樹有梁柱般粗,果子有成人拳頭般大,果真見得這普陀山是人傑地靈之處了。見那孩子吃得香甜,便也摘來吃了兩個。
那小兒吃得肚皮滾圓了便到水邊去洗手。他見月虎賁一副功夫打扮,也不怕生,問道:“喂!你是哪裏來的?”
月虎賁不答,也問了他一句:“小孩兒,你方才看到鬼醫劉忩從這裏走過沒有?”
小兒點點頭,又問道:“你是哪裏來的?”
月虎賁心裏焦急,哪裏顧得跟這小孩子胡扯,問道:“那他朝哪個方向走了?”
那小兒見月虎賁不答他的問題,惱道:“我見到了,但卻偏偏不說給你聽。”
月虎賁見他這樣說,趕忙哄道:“你若告訴我,我便買糕餅給你吃。”
小兒笑道:“這長生不老的枇杷果子我都吃得,誰稀罕你的糕餅!”
月虎賁這才知道此處枇杷樹的由來——一日,天上的瑤池仙子、麗姬嬛娥到這普陀山的水邊清洗鋤犁,不經意間把枇杷樹的種子遺留了幾顆,那種子經風吹雨淋竟生根發芽,結了果子,如今歲歲年年,不知生長了幾世幾代。
月虎賁左哄右哄,那孩子就是不說,他心裏著急,便嚇道:“你若再不告訴我,我便把你吊在這枇杷樹上,任日曬雨打也沒人來救你。”
小兒聽了“哇呀”一聲哭了起來,說道:“你這人好不講理,明明是你無理在先,卻要把我吊在樹上!你吊吧!就算我日曬雨打沒人來救也不會告訴你!”
月虎賁無奈,見那孩子油鹽不進,便趕忙認錯,以免耽誤了要事。
那孩子也不回話,哭了一會兒,說道:“要我告訴你也可以。有三個條件,你答應了,我便告訴你劉忩去了哪裏。”
月虎賁不敢再去招惹,趕忙應了下來。
小兒說道:“第一,你要向我作揖認錯,你可做得?”
“自然!自然!”月虎賁趕忙作揖認錯。
小兒欣然接受,又說道:“第二,你要告訴我來普陀山找劉忩的緣由經過,要說清楚了,你可做得?”
月虎賁無計可施,隻得將事情挑主要的大致講了一番。
小兒聽了,哈哈大笑,說道:“天下還有這等奇事,真是有趣。第三件事,若我告訴了你我知道的一切,今後你必須對我以禮相待,你可做得?”
月虎賁怎敢不答應,趕忙應了下來。
見月虎賁如此順承,小兒笑道:“哈哈,我與你扯謊了!我怎知道什麼鬼醫劉忩去了哪裏!”
月虎賁怒從心中起,正打算一掌收拾了那孩子,卻聽見小兒喊道:“你說了對我以禮相待,難道要反悔嗎?”
月虎賁乃是一言九鼎之人,怎會食言?不願與他纏扯,便轉身走了。
那孩子卻不依不饒,攔住去路說:“大哥哥,我這樣對你,你都不計較嗎?”
“你是個孩子,叫我如何與你計較!”月虎賁回道。
“好好好,大哥哥言而有信,我自然也不會讓你吃虧。我雖不知劉忩去了哪裏,可是我這裏有三顆劉忩給的枇杷種子,食了或許有用。”
月虎賁見那男孩兒眼神誠懇,怕拂了他人的好心,也想著萬一那種子有用,便收了下來。
那孩子見月虎賁收了,滿臉歡喜,隻聽他吹了個口哨,不知從哪裏走出了一頭黃牛,小兒爬上黃牛的脊背,又從懷了拿出一根竹笛吹了起來,那笛聲嫋嫋,如泣如訴,隨著小兒的背影漸漸消失在山林遠處。
月虎賁揣著那三顆枇杷種子往回走,走了二裏有餘,忽見遠處有一身挑柴薪之人,正是那位樵夫。那樵夫見了月虎賁甚是歡喜,趕忙說:“小哥當真與那劉先生有緣,我方才看他變換成牧童小兒的模樣,騎著黃牛正往山口走呢!”
月虎賁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剛剛遇到的小兒便是鬼醫劉忩,便趕忙向山口跑去。待其跑到山口,隻見滿山口的霧氣暈暈繞繞,劉忩早已不知去向。月虎賁摸了摸懷裏的枇杷種子,還好,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