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府的正堂裏五個人麵對麵坐著。一邊坐的是張萬才父子和媒婆三個人,一邊坐的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倆。

今天早上,李世民來找李建成,讓他跟自己去高府。李建成有點奇怪,說好好的你讓我跟你去高府幹什麼。李世民反問他,你難道不想讓你弟弟娶媳婦了。李建成有些好笑,我媳婦還在滎陽沒娶回來呢!你著哪門子急。更何況父親打算從範陽盧家或者清河崔家給你選一門親。李世民說,爹那隻是說說,盧家崔家聘金那麼貴,他哪有錢。隻是想給高家施加點壓力,少要點聘金罷了。今天去就是給高家通個信息,讓他們耐心些。這也是爹的意思。隻是他不方便去,叫我去說。我一個人怎麼好去說?況且這家裏麵能代表爹的隻有你了!所以你得陪我一起去。

有人說如果家裏麵兄弟多,那你去看去。老大老實的多,最聽話也最孝順,最不會藏著掖著,吃虧也最大。楊勇就是個例子。老二精的多,最會耍心眼。因為老大的例子擱在前麵,他就知道怎麼做自己不會吃虧,怎麼做自己能得利。楊廣就是個例子。下來老三狠的多。老大吃虧老二得利,到了老三什麼都得不著,所以就發狠了。楊秀是個例子,不過他沒玩過老二。老小嬌的多,一般幹不得大事。楊諒就是個例子,打仗因為路不好走,打了退堂鼓結果失了戰機。

李家其實和楊家的情況差不多,就是李玄霸夭亡,所以發狠的成了李元吉,當然這是後話。

李世民知道自己人微言輕,所以才拉了李建成同去。李建成則被李世民說了個看似明白實則糊塗,也就迷迷糊糊的跟著去了。令李建成沒想到的是他們沒走正門,而是從偏門進去的,在偏門接應他們的也是長孫無忌。李建成的心裏更加迷惑了。他還沒來及問,長孫無忌已經把他們領到正堂離開了。

李建成隻好跟著李世民在正堂坐下。他剛想開口問李世民,“這到底怎麼回事兒?為什麼不走正門?”的時候,張家父子和媒婆也到了。

張家父子和媒婆見東則已經坐了人,便隻好在西邊坐下。

五個人坐在正堂上,你看著我,我瞧著你,都頗有些不對味。張家父子按規矩自然著的是黑衣,媒婆呢,自然是花紅柳綠的一身裝扮。他們拿眼不錯的打量著坐在對麵的兄弟倆。

隻見他倆,一個二十餘歲穿著一件深藍色綢麵箭袖長袍,外套一件狐皮大氅,顯得很沉穩;

另一個則是個半大的孩子,穿著一件白色箭袖的白狐皮長袍,雖然清瘦卻很有精神。這兩個人的身上都散發著一股士貴族特有的高貴之氣,尤其是那個小的,更讓人感覺英氣逼人不敢與其直視。

張家父子和媒婆一時感覺屁股下麵似乎有一根針在立著,一時竟有些坐臥不寧。

“對不起,對不起。讓諸位久等了!”隨著話音,高士廉從內室走進了正堂。

張家父子和媒婆急忙迎了上去,“高大人,我們是來……”

媒婆的話還沒說完,就見李世民衝過去撲通一下跪在了高士廉的麵前,拱手說道。

“甥婿李世民叩見舅父大人!”

眾人皆是一愣。可是還沒等眾人回過神,就聽李世民又說道。

“我與長孫妹妹情投意合,願結為百年之好,今日特來認親,還請舅父大人成全!”

“高,高大人,”張萬才憋了半天,結結巴巴的問道,“這是,是怎麼回事兒?你到底有幾個外甥女?你不是叫我們今天來提親?這怎麼又跑來一個認親的?”

“誤會,誤會,這是誤會。您先別急,別急!”高士廉轉頭問李世民,“李二郎,你想幹什麼?!你這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