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論品德高尚(1 / 3)

假若你想成為一個高尚的人,卻不知什麼叫高尚,也不知如何培養高尚品格,那怎麼行呢?

孩子啊!你知道:有三種稟賦並非每人都具備。你應以此對照自己,看自己是否具備了。雖然這三種稟賦至聖的真主隻賦予少數人,但所有的人——不論這些稟賦具備多少,都應感戴至聖的真主。這三種稟賦即:一是智慧,二是誠實,三是仁慈——凡具備者,則是真主的驕子。你可以看到:真主隻是訓教人類應當智慧、誠實、仁慈,不應當虛偽、奸詐,而對動物則放任不管,因為動物不可能具備這三種品質。然而多數人仍然是思想遲鈍、心地不良、粗野邪惡的。

當至聖的真主將分散的人集中在一起後,既可把他們視為整體,又可把他們分成許多部分。你知道:世界是由天空、星體、物質、分子、現象、精神、理性等各種事物所組成的,而它們又是分別存在的。人正是屬於這個世界。造物主把所有這些事物綜合在一起,並在它們之間建立有機聯係。

世界的這種現象在天空和四大要素(合為五種要素)中也可看到,它們互相聯係,卻又互相矛盾。比如:火和水、土和氣都是相抵觸的,但土卻是火和水的媒介。土在幹燥時同火相符,而當陰冷時同水相合;水在冰冷時同土相符,而其柔和同氣相似;氣浮動時有如水流,而當溫熱時同火類似;火的性質似以太①;以太在輻射時,則像太空、星辰之王——太陽,所以太陽是五種要素的核心。

從哲理的角度來看,物質同精神相關聯,精神又同理性相關聯。而決定物質本質的,則是物質本身所包含的要素。若不是這樣的話,整個鏈條就會紊亂。這個鏈條即:要素連著空間,空間連著物質,物質連著精神,精神連著理性。以此類推。

作為人,不論有多麼愚笨,都超出了五種要素的簡單糅合。其軀體、容貌、生命、力量、行動,都需要占有一定的空間。人體有五種感覺:聽、視、嗅、味、觸,都與一定的物質相關聯。思維源於感覺,也分五種:記憶、思考、想象、語言、辦法。人體本身不論多麼高貴,都不可能自發地產生思維,即使依靠暗示也不能做到。而文明、知識、完美、高尚都屬於理性範疇,是更高級的階段。

人若想活著,就要維持生命。生命賴於靈魂,靈魂賴於理性。當你看到一個人在活動,那麼他肯定有生命;誰若有生命,那麼它必定有靈魂;而誰若有靈魂,那麼背後定有理性支配。這些都存在於人的身上。

但是當在身軀和生命之間出現了疾病的阻礙,身體的節奏也就失調,即生命不能提供給身軀足夠的物質,以致影響它的運動和力量;當有人在靈魂和生命之間出現遲緩和虛幻的阻礙,靈魂就不能保證生命的進行,以致使五種感覺遲鈍。當誰在靈魂和理性之間出現愚昧無知的阻礙時,理性就不能保證靈魂的通暢,即會直接影響思考、辦法、文明和正確的判斷。事實上隻要不是愚魯、野蠻者,都可以上升到理智的階段,盡管內容有的善、有的惡。作為人,都應是文明的。

但是孩子啊!即使其他人不講文明,你也不應當以惡對惡,而應通過好學多思上升到更高的理智階段,以使你擺脫粗俗。

孩子啊!你知道:智者都是既篤誠又有知識的。就是說他不僅僅具備一般人共有的特點,而且全麵具備身軀、生命、感覺、思維各個方麵。人們說:“他有健全的體魄、旺盛的生命、豐富的感覺、敏捷的思維,他從外表到內心都高於常人。”

一些人隻有身軀,其他人則不僅如此:一些人具備了身軀和生命,一些人具備了身軀、生命和感覺,還有些人具備了身軀、生命、感覺和思維。②

那些隻有身軀的人包括流浪者、士兵、商販,他們應誠實、講理。那些具備了身軀和生命的人包括虔誠信徒和蘇非主義達爾維士。這些人應當知識豐富、篤信教義。那些有身軀、生命和感覺的人包括哲學家、教義詮釋家、聖徒,他們應當學識淵博,精通教義。那些有身軀、生命、感覺和思維的人則包括教主以及曆代先知。

應當具有高尚品德的那一部分人,一般認為他們的品行有三個特點:一是說到做到,再就是不說違背事實的話,第三是善於忍耐。這三個特點,每一個都同高尚的品德相關聯。孩子啊!你如果還不太理解,我可以一一向你闡述清楚。那三種人怎樣做才叫具備了高尚的品德呢?

你知道流浪者的高尚品德大體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麵:勇敢、慷慨、忍耐;信守諾言、克製欲望、單純;不做損人利己之事、忠於友誼、善待俘虜、樂於助人;能分清善惡、實事求是、仗義執言;不貪得無厭,不以怨報德,不羞辱婦女;遇事冷靜沉著。你可以看到:這些方麵都可以概括進前麵所提到的三個特點中去。這正像流傳的這個故事——

故事

據說有一天,庫赫斯坦的流浪漢們正在聚會時,走來一個人,這個人向他們問候之後便說:“我是馬魯的流浪漢的代表,謹向你們轉達他們的問候。他們說:‘我們提三個問題,假如你們的回答能使我們滿意,我們甘拜下風;但若回答得不對,就應承認:你們比不上我們。’”那些流浪漢們答應道:“那就請說吧!”

那位代表道:“請講一講:什麼叫‘品德高尚’?怎樣做便違背了‘品德高尚’?它們之間主要區別在何處呢?假若有個流浪漢正在路口歇息,看到一個人從他麵前匆匆而過,不一會兒,從那人後麵又追來一個手持利劍者,他欲殺掉被他追趕的那個人。拿劍的人問流浪漢:‘某人從這裏過去了嗎?’這個流浪漢應當如何回答?如果說:‘沒有過去。’那是說謊,而若說:‘過去了。’那是泄露了他人的秘密。這兩種情況都與流浪者的品行不符。”

庫赫斯坦的流浪者們聽了這幾個問題,都麵麵相覷。這時有個稱作“哈馬丹博士”的人說道:“由我來回答吧!”大家說:“那就請吧!”於是他說道:“品德高尚的原則應是:怎麼說的就要怎麼做。是否‘品德高尚’的區別主要在於能否善於忍耐。坐在路口的流浪者的正確表現應是:先往前挪一挪身子,然後說:‘我坐在這兒的時候,沒有人從此而過。’這樣,他便既如實作了回答,又沒泄露他人的秘密。”

前麵已經談到怎樣才叫品德高尚,並且你已經了解了流浪者應具備的品質,讓我們再來看看軍人的高尚品德包括哪些方麵。對軍人的要求大體和流浪者相似,但是慷慨、好客、豁達大度、通情達理、克己禁欲、勇敢無畏等方麵軍人應表現得更突出些。而謙遜、慎言、順從、靦腆對於軍人是優點,對於流浪者則為缺點。

買賣人的高尚品德也有其標準,但因在前麵一章談到手藝時已經提到,這裏就無須贅述了。

那些具備了身軀和生命的人,我已經說過,包括:虔誠的信士和蘇非派達爾維士。他們都應知識豐富,篤信教義。這部分人的品德應比一般人更加高尚,因為一般人隻有“身軀”,而這部分人還有“生命”,有了“生命”就能使人步入正道。從信仰上看,他們都應十分虔誠,並且他們都應具備一定的知識。這部分人的特點應是:篤實的善言和篤實的善行。他們都應虔信教義;遠離虛偽;從來不和人們發怒,除非為了維護教義的純潔;從來不去揭人短處,除非他褻瀆了教義。對人判決時,不應懷有惡意,不應對壞的風氣推波助瀾,以使人遵循正道,尊重自己的判決。在沒有看準的時候不要輕易判決,所作出的判決不宜過重。

假若一個可憐的人犯有罪愆,應指示給他正道,賜他小惠,教導他不要貪婪,不要喪失信仰,丟掉廉恥,而應保持做人的名聲。不應責罵犯了錯誤的人,尤其是不要當著眾人的麵這樣做。假若想訓誡某人,應當避開眾人。當眾訓誡,無異於責罵和侮辱。任何時候都不應輕易判某人死罪,即使認為某人該殺也不要判,因為任何錯判都能改正,唯獨死罪不行,因為人死了,就不能再醫活。

不應當因為教派不同便把某人視為邪教徒。邪教指反對伊斯蘭教信仰,而不是指教派的分歧。

不應把書籍和科學都看作異端而加以拒絕,不應把自己不懂的東西都看作邪教。

對眾人所做的錯事不應輕易治罪。祈至尊的真主護佑,不要使任何人失望。任何執行教律的人隻有做到這些,才可稱作仁慈善良、品德高尚的人。

蘇非派信士們的仁慈善良在一些學者們的著述中多有闡述,特別像歐斯塔德·伊瑪目·阿布·卡賽姆·郭士裏③(祈真主賜福於他)所著的《蘇非主義傳統論》,什赫·阿布·侯桑·牟卡達斯的《論聖潔》,阿布·滿速爾·大馬士基的《真主至聖》和阿裏·瓦亥迪④所著的《聖言錄》等。在這本書中我不能把他們的思想全部詳盡闡述,因為這些長老們還有其他大量著述,我隻是想給你以勸誡,以能使你得到幸福,並能明白:當你同這些人在一起時,怎樣才能使自己不會感到拘束,他們也不會對你產生不滿。

這些人的品德高尚的條件我已闡述清楚。由於這些人自認為比任何人都優越,並且在生活中確實受到人們的尊敬,因此他們不應當給人們帶來痛苦。據說確定和揭示這個教義原則的第一個人是穆聖(願他有福和安息),他曾得到至聖的真主的啟示,猶太人(祈真主責罵他)稱他為“真主的驕子”,但願泥土塞滿他們的口中!

據說在穆聖時期有十二個“晾棚派”⑤的貧僧身著破納衣,坐在僻靜處。我們的先知也同他們坐在一起,他很喜愛他們。而他們對教律的執行比一般教派更加嚴格,對“道德高尚”的要求也更高。

我將闡述兩部分人所應具有的仁義和正直。這兩部分人即:一是蘇非派達爾維士,一是主張博愛的人。

你知道:他們都是一貧如洗、長期獨居、主張人神合一的蘇非派神秘主義信徒。

故事

據說曾有兩個蘇非教徒同路旅行,一個身無分文,另一個帶著五個第納爾。那個身無分文者無所畏懼,並不在乎有無同行者,而每到一地,不論安全與危險便隨地而坐,隨處而臥,高枕無憂,不懼強人。身帶五個第納爾者雖與他結伴同行,卻總是提心吊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