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默生說:“偉大人物最明顯的標識就是他具有堅韌不拔的精神,不管環境變化到何種程度,他的初衷和希望仍然不會有絲毫的改變,而終至克服障礙,達到所期望的目的”。那何為“堅持不懈”呢?在我看來它包含了兩層含義:一是堅定,二是堅忍。
“堅定”指的是意誌要像泰山一樣巍峨,任它狂風暴雨,還是糖衣炮彈,巍然不動。
“堅忍”指的是在戰略上要韜光養晦,積蓄力量,待機而動。
到現在我仍然還記得在革命愛國主義題材電影《洪湖赤衛隊》中,有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場景:一名遊擊隊員求勝心切,打了個小勝仗,他就熱血沸騰地乘勝追去。隊長韓英對他說:“你的拳頭,是伸開打出去有力,還是收回來,再打出去有力?”一句話,就讓這名隊員清醒過來。是啊,要想獲得成功,我們就要像大雪下的青鬆一樣,要有韌性的戰鬥力。
那麼,同學們,如何才能養成這種堅韌的精神呢?它絕不會平白無故地降臨到一個人身上,溫室裏的花朵移到室外,經受不住風雨立刻香消玉殞,所以,我們需要的是磨煉,需要的是經受苦難。先輩們告訴我們,艱難的境遇,貧窮的狀況,雖然會打垮無數人,但也造就了無數偉人,如果拿破侖年輕的時候沒有遇到困苦、窘迫、絕望,那麼他絕不會那麼足智多謀,在戰場上那麼鎮定果斷,因為這些苦難,賜予了偉大的人們百折不撓的性格。
由此可見,上天給予我們苦難,正標識著我們是幸運兒。因為他從芸芸眾生中選擇了我們,讓我們去成就偉大的事業。而在成功之前,他還要再次刪選,將我們置於熔爐和砧板上磨煉,看誰能堅持到最後。偉人之所以偉大,關鍵就在這裏:思想懦弱的人,常因災難屈服;思想偉大的人,則往往趁機興起。
苦難是最好的大學,磨難是命運的試金石。當我們把磨難當成一種祝福,我們將無往而不勝。遇到苦難時,切勿浪費時間去算遭受了多少損失,而是應該計算一下,我們從困難中能得到多少收獲。當我們擁有了這種樂觀的心態,當我們超越了苦難,撥雲見日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得到的遠比失去的要多。
如果讓你對你的仇敵說一句話,你會說什麼?指著他破口大罵?讓他下輩子做你的奴仆?永遠不要見到他?
這些或許是你要說的。可如果讓我說,我會對他說:“謝謝你。”
不該說謝謝嗎?仇敵教給了你什麼?你想過嗎?他侮辱你,會讓你鍛煉自尊;他嘲笑你,會使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他傷害你,會磨煉你的意誌;他欺騙你,會增進你的智慧……這些林林總總,不都是他教給你的嗎?
如果你說,我隻覺得他這樣做會使我更傷心。那你就錯了。從他對你的奚落中你反而會更加出眾,你的出眾,還能使他說些什麼呢?
把磨難當成一種祝福。當你堅持不懈走出困難了,你心中是什麼感受?
一定十分雀躍:嗬,我終於出來了!用這樣的心態來麵對仇敵的貶低,你會覺得忍耐並不是十分艱難。
隻要你堅持了,你就一定會成功。把敵人的貶低當作一種動力,從而擺脫你的缺點和不足。
一個人從小家境貧寒,經常受到同伴們的嘲笑,例如他長得醜了,他家沒錢了,他不活潑了,他……但這個人一聲不吭,沒有人對他的成績說三道四,因為他每次都名列前茅。
後來,盡管每一個同學都盡情地嘲笑他,卻也不得不佩服他。他已成為一家公司的老板。嘲笑過他的人沒有一個比過他的。
為什麼?他說:“我從小就被人嘲笑。於是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出人頭地,我把他們的嘲笑當作祝福,伴我走到現在。他們常常奚落我,我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了解自己還沒有做到的。所以,我才能成功!”
不抱怨環境,你才是自己的主宰很多人常常抱怨自己的讀書環境,比如有的同學的父母又給買什麼學習機,又有車接送……總之,覺得自己的讀書條件不好,就認為這是自己不好好讀書的理由。這樣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青少年時代,不是我們享受的時期,而是我們刻苦勤奮的時候,外在環境如何,並不能決定我們未來人生命運如何。也許,你現在條件艱苦一些,由於能力所限,你無法改變你的環境。但是,通過讀書,你的命運一定能夠得到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