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皇帝十一子:郭皇後生東海恭王彊、沛獻王輔、濟南安王康、阜陵質王
延、中山簡王焉,許美人生楚王英,光烈皇後生顯宗、東平憲王蒼、廣陵思王荊、
臨淮懷公衡、琅邪孝王京。
東海恭王彊。建武二年,立母郭氏為皇後,彊為皇太子。十七年而郭後廢,
彊常戚戚不自安,數因左右及諸王陳其懇誠,願備蕃國。光武不忍,遲回者數歲,
乃許焉。十九年,封為東海王,二十八年,就國。帝以彊廢不以過,去就有禮,
故優以大封,兼食魯郡,合二十九縣。賜虎賁旄頭,宮殿設鍾虡之縣,擬於乘輿。
彊臨之國,數上書讓還東海,又因皇太子固辭。帝不許,深嘉歎之,以彊章宣示
公卿。初,魯恭王好宮室,起靈光殿,甚壯麗,是時猶存,故詔彊都魯。中元元
年入朝,從封岱山,因留京師。明年春,帝崩。冬,歸國。
永平元年,彊病,顯宗遣中常侍鉤盾令將太醫乘驛視疾,詔沛王輔、濟南王
康、淮陽王延詣魯。及薨,臨命上疏謝曰:
臣蒙恩得備藩輔,特受二國,宮室禮樂,事事殊異,巍巍無量,訖無報稱。
而自修不謹,連年被疾,為朝廷憂念。皇太後、陛下哀憐臣彊,感動發中,數遣
使者太醫令丞方伎道術,絡繹不絕。臣伏惟厚恩,不知所言。臣內自省視,氣力
羸劣,日夜浸困,終不複望見闕庭,奉承帷幄,孤負重恩,銜恨黃泉。身既夭命
孤弱,複為皇太後、陛下憂慮,誠悲誠慚。息政,小人也,猥當襲臣後,必非所
以全利之也。誠願還東海郡。天恩湣哀,以臣無男之故,處臣三女小國侯,此臣
宿昔常計。今天下新罹大憂,惟陛下加供養皇太後,數進禦餐。臣彊困劣,言不
能盡意。願並謝諸王,不意永不複相見也。
天子覽書悲慟,從太後出幸津門亭發哀。使司空持節護喪事,大鴻臚副,宗
正、將作大匠視喪事,贈以殊禮,升龍、旄頭、鸞輅、龍旂、虎賁百人。詔楚王
英、趙王栩、北海王興、館陶公主、比陽公主及京師親戚四姓夫人、小侯皆會葬。
帝追惟彊深執謙儉,不欲厚葬以違其意,於是特詔中常侍杜岑及東海傅相曰:
“王恭謙好禮,以德自終,遣送之物,務從約省,衣足斂形,茅車瓦器,物減於
製,以彰王卓爾獨行之誌。將作大匠留起陵廟。”
彊立十八年,年三十四。子靖王政嗣。政淫欲薄行。後中山簡王薨,政詣中
山會葬,私取簡王姬徐妃,又盜迎掖庭出女。豫州刺史、魯相奏請誅政,有詔削
薛縣。
立四十四年薨,子頃王肅嗣。永元十六年,封肅弟二十一人皆為列侯。肅性
謙儉,循恭王法度。永初中,以西羌未平,上錢二千萬。元初中,複上縑萬匹,
以助國費,鄧太後下詔褒納焉。
立二十三年薨,子孝王臻嗣。永建二年,封臻二弟敏、儉為鄉侯。臻及弟蒸
鄉侯儉並有篤行,母卒,皆吐血毀{此目}。至服練紅,兄弟追念初喪父,幼小,
哀禮有闕,因複重行喪製。臻性敦厚有恩,常分租秩賑給諸父昆弟。國相籍褒具
以狀聞,順帝美之,製詔大將軍、三公、大鴻臚曰:“東海王臻以近蕃之尊,少
襲王爵,膺受多福,未知艱難,而能克己率禮,孝敬自然,事親盡愛,送終竭哀,
降儀從士,寢苫三年。和睦兄弟,恤養孤弱,至孝純備,仁義兼弘,朕甚嘉焉。
夫勸善厲俗,為國所先。曩者東平孝王敞兄弟行孝,喪母如禮,有增戶之封。
《詩》雲:‘永世克孝,念茲皇祖。’今增臻封五千戶,儉五百戶,光啟土宇,
以酬厥德。”
立三十一年薨,子懿王祗嗣。初平四年,遣子琬至長安奉章,獻帝封琬汶陽
侯,拜為平原相。
祗立四十四年薨,子羨嗣。二十年,魏受禪,以為崇德侯。
沛獻王輔,建武十五年封右翊公。十七年,郭後廢為中山太後,故徙輔為中
山王,並食常山郡。二十年,複徙封沛王。
時,禁網尚疏,諸王皆在京師,競修名譽,爭禮四方賓客。壽光侯劉鯉,更
始子也,得幸於輔。鯉怨劉盆子害其父,因輔結客,報殺盆子兄故式侯恭,輔坐
係詔獄,三日乃得出。自是後,諸王賓客多坐刑罰,各循法度。二十八年,就國。
中元二年,封輔子寶為沛侯。永平元年,封寶弟嘉為僮侯。
輔矜嚴有法度,好經書,善說《京氏易》、《教經》、《論語》傳及圖讖,
作《五經論》,時號之曰《沛王通論》。在國謹節,終始如一,稱為賢王。顯宗
敬重,數加賞賜。
立四十六年薨,子釐王定嗣。元和二年,封定弟十二人為鄉侯。
定立十一年薨,子節王正嗣。元興元年,封正弟二人為縣侯。
正立十四年薨,子孝王廣嗣。有固疾。安帝詔廣祖母周領王家事。周明正有
法禮,漢安中薨,順帝下詔曰:“沛王祖母太夫人周,秉心淑慎,導王以仁,使